爷爷的炕围画(说说我家乡的非遗)
2025年04月19日08:1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指尖在老家的炕围画上滑过,思绪也随之游荡在一段段温馨的回忆中。
爷爷是村里画炕围画的一把好手,年年都会将自己的最新设计绘在墙围上。儿时的我常常用小指头在其中游走,恍如身临其境,有时穿梭于象征富贵的牡丹花丛,有时游历在水墨氤氲的山水亭台间,有时乘驾展翅的仙鹤直上九霄……在物质文化相对匮乏的年代,小小的炕围画丰富了孩童的内心世界。
我常靠着墙围,与盘腿坐在土炕上的爷爷闲谈。说起炕围画的渊源,老人家的眼里便泛起泪光。早年间,农家多用坩子土刷墙,这种墙面极易脱落起皮,蹭脏衣物被褥。人们便用坩子土调胶水,沿炕涂出二尺高的“围子”,既保护墙面,又方便倚靠。后来,为了在实用基础上追求美感,人们以墨线勾勒边饰,中间绘三两枝写意花卉,空白处以单色平涂,这便是炕围画的雏形。历经代代改良,炕围画发展出彩绘技法,待画作干透后,用桐油罩面三遍,墙面顿时晶莹如鉴,脏污时只需湿布轻拭,便焕然一新。
一代又一代,这门技艺在黄土地上生生不息,2009年还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爷爷常说,从咿呀学语到结婚生子,家中的炕围画如同无声的师长,见证着一个人的成长。他笔下那明亮的色彩,给家家户户的土墙带来了独特的生机。
(作者为内蒙古三爱富万豪氟化工有限公司研发部技术员)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8 版)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