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的城市生态提升群众满意度

推窗但见碧云齐,巷转莺声落柳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北依大青山,南傍大黑河,境内石人湾湿地、八拜湖、大黑河郊野公园花海等生态景观成为吸引市民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
“我们围绕森林城市建设目标,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正确政绩观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大生态观,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近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姜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赛罕区高度重视生态治理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以笃行担当绘就美丽赛罕新画卷。
赛罕区围绕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既重视“显绩”又注重“潜绩”,做好统筹谋划,将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建设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五林一体化”城市宜居森林生态系统,同时实施城区增绿添彩、退化林修复、中幼龄林抚育、森林镇村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截至2024年底,赛罕区提前6年完成“三北六期”工程建设任务,新增造林工程面积1008.54公顷、退化林修复工程面积16637公顷、森林提升改造工程面积666.67公顷。
生态人文交织,文旅融合共生。赛罕区坚持以实干作答、以实绩交卷,加强对干部实干担当情况的日常考察,不断推动党员干部在生态修复、创建文旅IP等重点任务中闯新路、开新局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该区依托“小草音乐节”经典文旅IP,在小草公园举办“赛罕文旅邀你看演唱会——全民K歌”活动,单场人数超3万人,为周边业态及中商世界里商圈带动人流量,进一步促进了旅游消费。2024年国庆期间,在位于大黑河郊野休闲带的花海之约,举办了“江河同庆 欢赛龙舟”首届龙舟比赛,社会反响良好,热议度极高,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如今,赛罕区的一批民宿经济、林下经济和露营经济实体成为首府市民的消费新热点,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以惠民之心厚植生态根基,用绿色红利润泽百姓生活。赛罕区秉持“生态为民”的发展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满意度检验干部工作成效。
该区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工程”提档升级,生态人文融合发展成效显著,通过采取河道整治、堤防加固、景观绿化等举措,使城区河道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形成一条汇集核心岛、亲水木栈道、滨河步道等元素的城市绿色生态链,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触得见水、看得见绿。“大黑河郊野公园处处是美景,特别能出片,逛完还能去湖湾林舍品尝农家菜,去博胜卡丁车过一把赛车瘾,是我们年轻人周末小聚的好去处。”市民王璐说。
与此同时,赛罕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对大黑河沿岸生态风貌进行修复和重塑,打造出集生态涵养、景观绿化、休闲游憩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空间,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廊道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潘佳 通讯员 冯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