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科尔沁区:备耕沃野间 欢奏春耕曲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近日,通辽市科尔沁区田间管理和备耕春耕生产工作陆续展开,为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木里图镇西木里图村村民冯建军的地里,机械的轰鸣声震碎了田野的沉静,农机手熟练地操控着拖拉机往来穿梭,一台红色的旋风耙高悬于后,对农田进行整地理墒。据西木里图村党支部书记解恩廷介绍,从3月中旬起,全村就开始集中整地,像这样的机械化整地,一天能整200亩左右,不仅效率快还省工省时。
从现场看,西木里图村的整地过程无疑是精细化的。大型机械“一扫而过”,将废弃的秸秆和杂草搂到地垄上,村民们紧随其后,再来一次精细化清理。这种“机械+人工”的整地组合,可以减少作业过程对土壤的压实作用,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和肥力。
西木里图村素有种植玉米的传统。今年全村3000余亩土地依然交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西木沃土种植专业合作社完成耕种防收一体化作业,且全程机械化率达到了100%。解恩廷说:“在我们村,要不要自己种地这件事上,农户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农户可以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当个甩手掌柜;也可以走社会化服务,也就是土地托管。农户支付每亩600元的托管费用交给合作社管理,秋收时,合作社再给农户1900斤粮食。”
农业合作社的助力让春耕过程变得越来越轻松加愉快,农户们解放了双手,农业种植还节本增效,让人不禁感慨机械技术在田垄间发酵出的魔力,而同样的魔力也让“春天的故事”在敖力布皋镇的阡陌之间悄然发生。
内蒙古德诺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农机具的农业服务公司,多年来扎根于敖力布皋镇,主要提供农资集采、农业技术、农机服务以及粮食仓储四大类服务。随着春耕的脚步越来越临近,总经理崔红的脚步也迈得越来越快。从秋粮出售到新粮播种,一年的粮食生产作业将在春天迎来闭环。内蒙古德诺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红说:“今年春季我们比较繁忙,因为去年的粮食销售比较滞后,所以今年从三月份开始,我们一方面积极地出粮,另一方面农机具的维修和当地农机手的培训都在同步进行。为了应对春耕,我们还购入了20台套马斯奇奥精量播种机,大概一台套覆盖1500亩到2000亩左右,争取在4月25号开始播种,在5月5日之前完成春季的所有耕作任务。”
在敖力布皋镇,德诺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有50000亩地,且一直致力于在东喜伯营子村进行整村推进。村集体负责引导村民集约土地,农业服务公司负责输出技术、农机手段和粮食订单,这种合作模式将双方捆绑成了利益联结体,让农户们有决心、有信心,也敢去把土地集约起来。多年的合作共赢让崔红坦言:“缺少了农业公司的支持,农户可能觉得技术力量不足、农机设备不先进、粮食订单不稳定、没有存储的地方;我们缺少村集体就没有这种集约能力,不接地气,无法把土地连片起来。所以说,只有村集体把老百姓的地连起来,心连起来,把老百姓的力量聚合起来,才适合我们农业服务公司去服务,在不增加老百姓投入甚至在降低他们成本的情况下,有更好的收入。”
当前,德诺农业的备耕工作已过大半,土地集约合同的签订、土壤墒情探查、农机具维修购买、农机手的培训以及田间设备安装等都在有条不紊地进入收尾期,此外,德诺农业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做全做足春耕前的最后准备。“从市里的技术层面、科尔沁区的技术推广层面,还有我们乡镇的领导的重视,他们把最优质的设备和技术投放到我们的园区进行实验,比如今年积极地让我们去尝试智能水栓和小流量滴灌带。资金方面,通过银行、保险公司还有农担公司的共同努力,我们现在种植的农户,特别是大面积种植的农户有一定的收息能力了,可以根据我们需求一亩地可以给我们贷将近1000块钱。”崔红说着干劲十足。
一年之计在于春,追着春光赶农时。在备耕春耕的关键节点上,科尔沁区以“早”字当头,“实”字托底,抢抓农时全力打好备耕春耕战。今年,科尔沁区计划种植粮食作物208.9万亩,在备春耕中各种高效的种植方式、各种先进的农机设备一马当先,储备充足。截至目前,科尔沁区已准备就绪可投入春耕生产的拖拉机有20830台,配套农机具达14601台(套)。全区春耕储备农药390吨,春耕储备玉米种子308万公斤,地膜储备200吨左右。
在一排排蓄势待发的农机具、一个个摩拳擦掌的背影中,科尔沁区春耕备耕的进度条被全力拉满。(永梅、王常城)
来源:科尔沁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