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添绿“生金”战黄沙 抢抓农时育苗忙

2025年04月15日09:45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郁郁葱葱的苗圃基地。

种下春天的希望。

茁壮成长的树苗是治沙的希望。

指导工人育苗技术。

查看苗木长势。

春季育苗忙。

走进春日里的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嘉辉苗圃基地,樟子松、云杉等树苗青翠葱茏。苗圃基地负责人李秀辉和工人们忙碌地栽种苗木。15年前,这里是寸草不生的沙地,如今已成为生机盎然的“绿色乐园”。

“刚开始建立苗圃基地时,除了黄沙什么都没有,本来需要半个月就能盖好的房子硬是耗了两个多月才完成,风刮得工人睁不开眼睛。”李秀辉感慨。今年62岁的她于2010年建立了苗圃基地,生产经营樟子松、云杉、芍药、蒿柳、五角枫、杨树苗、榆叶梅等10余种树苗。15年间,李秀辉造林1.6万亩、栽树96万余棵,走出了一条“沙里生金”的绿色发展之路。

“李姐一有活儿就叫上我们,我们来苗圃基地干活1个月工资4千多元,既能给儿女减轻经济负担,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村民桑艳华说。15年来,李秀辉的苗圃基地累计提供了1800个工作岗位,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小树苗成为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春天育苗、夏天种树、秋天补栽、冬天防火。从青丝到白发,日复一日的坚守使李秀辉逐渐成长为一名远近闻名的苗木培育“土专家”。“只要还能干,就一直干下去,为后人多留下一片绿荫。”她坚定地说。

提起接下来的发展计划,李秀辉目标清晰:“我要继续努力,探索复合型苗圃经营新模式,高标准打造集苗木、花卉及蒙中药材种植为一体的苗圃综合体,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双增收。”(记者 孟和朝鲁 摄影报道)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