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聚焦服务业重点 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随着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法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正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通辽市瞄准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目标、重点工作、发展路径作出了全面部署,以强化存量释放、项目建设等为重点,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产业升级,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破解融资难题意义重大。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通辽市严格落实各项金融支持政策,主动作为、协同发力,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在统筹协调、摸排走访、银企对接等方面积极探索,在制度设计、清单管理、贷款投放等方面聚力攻坚,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打通助企惠企“最后一公里”。
在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辽汇海支行,内蒙古西辽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财务专员正在办理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相较以往办理贷款从提交申请材料到获得贷款需要20余天时间,如今仅需要一周即可获取贷款,这让她觉得非常方便。
“银行第一时间为我们办理了流动资金贷款,周六日也在为我们加班办理,从申请到放款仅用了一周时间,并解决了无抵押办理贷款难题,手续非常简便且享受了优惠利率,及时解决了我们企业燃眉之急,让我们企业更有信心做好经营发展。”内蒙古西辽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财务专员包金凤说。
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通辽市积极鼓励辖区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助企资金及时到位。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匹配针对性强的信贷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做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浇灌小微企业。
近段时间,多家数码产品门店“热气腾腾”。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数码产品门店,前来选购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结合数码产品性能、新出台2025年“国补”政策,耐心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比如说手机、平板、笔记本,包括可穿戴类,都可以参加补贴。政策和活动出来之后,其实同环比客流量增长比较明显,从销量上看增长将近50%。”通辽市摩尔城小米之家门店负责人李晓亮说。
“国补”政策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释放了居民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智能家电的普及率持续上升,也成为消费市场活力的一个亮点。通辽市相关部门将继续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积极落实各级促消费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到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中来,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不断扩大政策触达面,让以旧换新惠及更多企业与消费者,推动消费需求持续回暖。
今年,通辽市将继续深入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重点项目191个,新增规上限上市场主体120户以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能级、生活性服务业提品质。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系统谋划推进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发展路衍经济。促进金融为主导产业、实体经济赋能,做活肉牛等产业供应链金融,力争民营企业、普惠金融贷款分别增长15%以上。积极引进培育风机叶片、储能电池等领域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新能源运维业。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年营收超千万元服务企业15家。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探索“养老+”服务模式,丰富老年助餐、旅居养老等特色服务。开复工房地产项目108个,完成商品房销售150万平方米以上,促进房地产业企稳回升、健康发展。实施文旅产业发展3项行动,加快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银沙湾创建5A级景区,以融合理念办好西辽河文化节系列活动,打造“西辽河冰雪大世界”等冰雪旅游IP,推动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提质升级。(王凡琦、李奕颖)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