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史玉东:打造更具韧性的奶产业链

人民网呼和浩特3月8日电 (记者 寇雅楠)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带着“加快形成乳业新质生产力”“加速食品创新配料落地应用”等建议,助力打造更具韧性的奶产业链,为保障国家“奶瓶子”安全、提升国民营养健康积极贡献蒙牛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受访者供图
当下,面对奶业“品类多元化不足、供需均衡性矛盾和产业链韧性不足”这三大顽疾,如何加快培育奶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史玉东建议,一方面,要做大做精乳制品深加工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带头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发,加快解决关键原料保障及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增加产品品质、扩大市场规模,做强液态奶基本盘;此外,还要聚焦精准营养、运动营养、益生菌等高潜力领域,鼓励企业拓宽行业新赛道,并在政策法规支撑、项目匹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史玉东表示,在需求侧,还要通过公益宣传、政策引导,引导消费者“从不喝奶到多喝奶,从喝奶到吃奶”转变。“‘十斤奶一斤酪’,奶酪营养价值高、易于储存,在增强国民体质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加乳制品消费量。”
“当前,受宏观环境叠加行业周期影响,我国奶业正经历深度调整,需要国家提供相关保障措施,支持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史玉东说。
史玉东建议,在上游,应通过技术赋能、采购降本、金融支持等系列措施,引导牧场降本、提质、增效,帮助牧场渡过难关。同时,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储机制,有效解决奶业周期性供需矛盾和压力。
此外,史玉东还建议,要在打通乳品出口渠道,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方面给与支持。例如,我国国产大包粉市场价格低于国际价格,且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有进口需求。但很多国家乳品出口壁垒较多,建议有关部门强化与进口国的沟通协商,进一步打通出口堵点。
国民健康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其营养健康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史玉东表示,奶及奶制品营养丰富,充足摄入有益于人体健康,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近年来,通过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我国学生健康水平显著改善,仍该计划目前存在推广普及率不高、组织管理不健全、引导促进不够等问题,亟待政府部门合力推动,加强规范管理和科学引导,让更多学生受益。
史玉东建议,将改善学生营养健康行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各级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落实。同时,要建立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专项资金,并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和学生营养立法,通过法律制度规范学生奶推广。此外,还应加强公益支持和营养健康宣传,科学引导消费,为青少年营养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