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抓项目兴产业

3月1日,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内蒙古皖兴硅基先进材料生产车间,崭新的生产设备摆放整齐,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设备在有序运行。
“该项目总投资15.4亿元,围绕打造硅基材料全产业链,分三期建设,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并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实现50亿元,年上缴利税5亿元。”内蒙古皖兴硅基先进材料产业园负责人朱学峰介绍,该项目填补了乌拉特中旗硅基先进材料产业的空白,对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乌拉特中旗拥有全国最优质的风光资源,属全国2类风光资源区。近年来,该旗抢抓“双碳”机遇窗口期,立足该旗区位优势、资源储备和产业基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在产业升级、招商引资、园区焕新等方面持续用力,加快创建国家重要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基地,为推动全旗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新“引擎”。
据悉,2024年12月25日,由内蒙古蒙能宏风能源有限公司实施的乌拉特中旗150万kW风储基地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总投资47.6亿元,包括150台单机容量为10MW的风电机组和3座220KV升压站,是国内首批规模性采用10MW发电机组的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约54.4亿kW时,可实现产值约13.05亿元、利税3.18亿元,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64万吨,为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绿色动能。
在精准定位产业链发展方向,科学编制产业链全景图方面,乌拉特中旗重点打造“十大产业链”,即煤化工、硅基新材料、锂电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石墨新材料、冶金新材料、绿色石材、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数字经济,积极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条,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乌拉特中旗建成皖兴硅基先进材料产业园;开工建设国能上海元鳇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14万吨工业硅项目、华能56万kW防沙治沙和风电一体化示范项目等8个项目;策划储备国家能源内蒙古电力公司综合能源大基地示范项目等18个项目。(内蒙古日报记者 薄金凤 乌拉特中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内蒙古空间要素查询平台试运行
- 记者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内蒙古自治区空间要素查询平台近日上线试运行,向社会公众提供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压覆矿及矿业权等数据实时查询服务,为项目选址合理避让各类管控区提供便利,有效推动项目落地建设。通过数据可视化图表和地图,更加清晰地展示各类空间要素的分布情况,为科学选址提供信息支持。…
- 内蒙古发出今年首份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向全区各用工单位发出今年第一号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提示用人单位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用工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提示函提醒各用工单位要依法招用劳动者,不得招录童工,不对劳动者民族、性别以及恋爱、结婚、生育等方面进行就业限制,平台企业不违法限制劳动者在多平台就业;要及时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依法规定双方权利义务,劳动合同条款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重要内容;要科学制定劳动报酬标准,按时足额向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水平,工程建设和施工单位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开设、使用农牧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按时足额以货币形式发放农牧民工工资;要合理安排劳动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每月加班时间不超过36小时,确需加班的,依法发放加班工资,倡导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开展行业性集体协商,科学合理确定计件单价、抽成比例、报酬支付办法、劳动量与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订单分配、奖惩制度、补充保险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事项;要实施企业民主管理,在制定、修改或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充分听取工会和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