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农资储备足春耕“有底气”

2025年03月02日07:50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记者从巴彦淖尔市农牧局获悉,连日来,巴彦淖尔市积极开展春耕物资调运、储备工作,全力保障春耕农资需求,夯实粮食丰收根基。

  在巴彦淖尔市祥丰农资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春耕所需的各类化肥产品整齐地码放着,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装车,随后这些化肥将运往全市各农资经销点。

  今年,该公司共储备各类化肥5万吨,依托全市500多个服务网点,将优质农资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我们已调配20辆车调运农资,并持续跟踪、精准调度农资供需情况。同时,全力强化农资储备、流通、供应、运输等各环节的协同联动,保障农资供应链高效运转,确保农资及时配送到店、到村、到户。”该公司总经理李猛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在内蒙古西蒙种业有限公司的农资仓库内,工作人员熟练地操控着叉车,精准地将一袋袋小麦、玉米种子放到运输车上。这些满载希望的种子,即将从这里出发,运往全市各个农资经销点,全力保障春耕种子供应。

  充足的资金是春耕备耕的“助推器”。巴彦淖尔市各金融机构通过优化信贷服务,针对“三农”领域融资难点,巴彦淖尔市各金融机构通过优化信贷服务,在申请方式、贷款金额、担保方式、审批流程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为春耕生产送来“及时雨”。

  临河区干召庙镇新利村村民徐来运共有60亩耕地,今年想扩大种植规模。河套农商银行干召庙支行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情况后,为他制定了金融服务方案,仅1天时间,徐来运就拿到了20万元的信贷资金。“速度快、利率低、额度大,不用抵押,农业贷款帮了我大忙。”徐来运感激不已。

  除了物资和资金,科技也是助力春耕备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市围绕农业节水、粮食种植、面源污染治理等内容,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服务助力春耕备耕,累计举办各类农牧民培训班68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培训农牧民3.3万余人次。

  据悉,今年巴彦淖尔市春耕化肥需求量约35万吨,已储备31.68万吨。小麦、玉米、向日葵等主要作物需种量约5462万斤,已储备3679.5万斤。其中,小麦原良种需要2500万斤,已储备1060.2万斤,剩余由农户自留用种解决;玉米种子需要2610万斤,已储备2272.18万斤;向日葵种子需要352万斤,已储备347.12万斤。农膜需求量约3万吨,已储备1.27万吨;农药需求量约1900吨,已储备535.93吨;农牧业机械预计投入379335台(套);全市春播需要资金85亿元,需贷款44亿元,目前已发放贷款27亿元。(记者 薛来)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内蒙古发出今年首份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向全区各用工单位发出今年第一号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提示用人单位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用工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提示函提醒各用工单位要依法招用劳动者,不得招录童工,不对劳动者民族、性别以及恋爱、结婚、生育等方面进行就业限制,平台企业不违法限制劳动者在多平台就业;要及时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依法规定双方权利义务,劳动合同条款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重要内容;要科学制定劳动报酬标准,按时足额向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水平,工程建设和施工单位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开设、使用农牧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按时足额以货币形式发放农牧民工工资;要合理安排劳动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每月加班时间不超过36小时,确需加班的,依法发放加班工资,倡导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开展行业性集体协商,科学合理确定计件单价、抽成比例、报酬支付办法、劳动量与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订单分配、奖惩制度、补充保险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事项;要实施企业民主管理,在制定、修改或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充分听取工会和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
李宝犬委员:为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谋良策
  这几天,全国政协委员、包头稀土研究院稀土功能材料所储氢材料室带头人李宝犬正忙着带领科研团队,对高能量密度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可再生能源储能转换技术示范工程进行联调联试,同时抓紧时间修改自己即将参加全国两会的提案。 作为本届新委员,李宝犬履职时间不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