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水万仞山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记者 马骏驰 摄
河,堪称祖国北疆这座小城的魂。
因河得名。呼和浩特市最南端,蜿蜒流淌的清水河横贯县境中部,赋予了她与河相同的名字——清水河县。
依河而生。清水河流经西咀子至岔河口与浑河汇合,沿河一带古城遗址折射着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灿烂曙光。
伴河而兴。浑河西流入黄河,母亲河畔,明长城雄伟壮丽、古村落点缀其间,山水与人文穿越时空交相辉映。
远古的回响
时光深处,远古历史于不经意间荡出厚重回响。
“这个地方看起来不就是一条窄窄的土路嘛,一点都不起眼,但我告诉你这是一道古城墙。”“这座神秘古城掩埋了数千年了,直到最近才揭开一点点面纱。”
前段时间,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施展解读后城咀石城址的短视频在抖音、视频号、B站等平台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后城咀石城址位于清水河县境内浑河北岸的坡地之上,距今约4200—4400年,总面积约138万平方米,是内蒙古地区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防御最为严密的龙山时代石城。其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考古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新发现,并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候选项目。
不只是后城咀石城址。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文明的“漫天星斗”中,清水河地区闪耀着明亮星辰。
在清水河,已知早期人类活动踪迹可追溯至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白泥窑子遗址,内蒙古中南部沿黄河东岸典型性人类早期聚居区,该遗址共有五种文化遗存,时代从仰韶文化早期延续至青铜时代早期;
岔河口遗址,为规模巨大结构严整的环壕聚落居址,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规模最大、保存较好、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下塔石城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是浑河调查区域内在黄河东岸所发现的保存最好的龙山时代石城之一……
先民们留下的每一处遗迹、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见证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起点。
走进清水河博物馆,灰陶三足鬲、双耳陶罐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静默注视着到访的现代人类。
这座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博物馆,因卓越的设计理念,于2023年开馆当年荣获美国建筑大师奖(The 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2024年9月,被列入英国Dezeen Awards设计大奖建筑类长入围名单。
外表年轻时尚、内在深厚丰富,矗立在小城一隅的清水河博物馆,在历史的回响中,似乎也轻轻推开了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一扇窗。
身边的长城
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清晰记得年少时随父亲高旺考察明长城小元峁段的艰苦,“没有路、没有车、没带水和粮,翻山越岭全靠腿,又累又饥渴。”
如今,想要与明长城小元峁段亲密接触,无需再吃这样的苦。从山底出发,沿盘山公路驱车10余分钟,即可轻松抵达。
高旺热爱长城。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自费徒步考察长城,足迹遍布多个省区市的长城遗址,搜集了大量宝贵素材。
高晓梅也热爱长城。“长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好好守护。”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数十年来,她始终致力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内蒙古拥有丰富的长城文化,境内现有长城7500多公里,长度和朝代跨度均居全国第一。
清水河县境内明长城位处明代万里长城中段,全长达155.29公里,沿线有烽火墩台108座、敌台243座、马面253座、保存较好的城堡(敌楼)5座,是内蒙古现存明长城中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一段。
“明长城小元峁段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清水河县境内明长城中留存的精华部分,基本保留昔日历史风貌,堪称‘小八达岭’。”身为清水河人,高晓梅对故乡的长城如数家珍。
昔日历史风貌在今朝有了崭新的亮相舞台。
不到长城非好汉。北京的八达岭有好汉坡,内蒙古的小元峁有好汉山。2024年10月,好汉山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开园,景区以明长城小元峁段为核心区,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
长城两边是故乡。站在蜿蜒盘踞于山峦间的明长城上眺望,一边是山西,一边是内蒙古。千百年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碰撞融合。
长城脚下的老牛坡党支部旧址,诉说着这方红色热土的革命历史。老牛坡党支部是抗战时期内蒙古在蒙晋交界地区成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红色文化和长城文化在此交汇交融。
以“红色老牛坡+长城文化公园”为特色的红色文旅产业带,正推动清水河县弘扬红色文化、长城文化的文旅实践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温柔的黄河
母亲河的柔情,留给了清水河。
呼和浩特市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因万家寨水利工程形成“高峡出平湖”的瑰奇景观。黄河化身一湾恬静碧水,宛如玉带般镶嵌于奇峰峡谷间。明长城在此与其相逢,这是长城与黄河在内蒙古境内的第一次拥抱。
悠久、雄浑、奇特、神秘,凭借自然与人文交织出的壮丽画卷,老牛湾赢得“天下黄河第一湾”“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等美誉,也迎来了发展文旅产业的“泼天富贵”。
2024年12月27日,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正式被文旅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呼和浩特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
2024年夏至,资深媒体人、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在老牛湾开启了一场15小时超长直播。他说:“这里是长城与黄河的握手之地,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之处,还是蒙晋交界之地,风景又这么美,一定要来。”
2024年11月24日晚,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亮相。节目中,撒贝宁、吴奇隆、梁鸿等名人走进老牛湾村,通过沉浸式探访,展现“山乡巨变”。
“我见到过他们来录节目。我们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了,旅游旺季时,我家的民宿一房难求,需提前预约。”
老牛湾村村民李志清与家人经营着一家名为“神牛里”的民宿,年收入约30万元。日常他在景区当船工,驾船带游客畅游黄河大峡谷;空闲时回到民宿当“掌勺大厨”,为游客呈上油炸糕、炖黄河鲤鱼等当地特色美食。
老牛湾村2015年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2016年入选全国最美乡村。2024年,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接待游客数量达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实现旅游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131%,特色古村落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
2024年12月29日,清水河老牛湾机场正式通航,这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黄河、登长城、住窑洞、品美食、揽胜景、观古韵……在壮阔山河和古老文明中,找寻人生旷野与心灵栖息地。(记者 李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