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赤峰

赤峰:一头牛“牵”出一条全产业链

2025年01月12日08:07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时至深冬,北风冷冽。走进赤峰市喀喇沁旗牧士集团现代化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现代化的牛舍错落有致,宽敞明亮,到处可见标准化养殖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

  “拌料、投喂、湿度、温度、消杀、清洁、通风以及有害气体无害化处理和粪污的再利用都不需要人工,养殖3000头牛只需要三四个人操作就够了。”养殖基地行政人事经理王亚峰说。

  牧士的现代化养殖是赤峰肉牛产业发展的缩影。据行业调度,2024年6月,赤峰牛存栏达到406.5万头,稳居内蒙古首位,牛产业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全面构建起集饲草种植、母牛繁育、市场营销等一体的肉牛产业链。

  良种是肉牛产业的“芯片”。在位于翁牛特旗的赤峰圣泉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的核心育种场,工程师正在进行活体采卵,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接力赛”正在上演。

  “通过活体采卵,一年能产50到60头牛犊,让核心育种牛群迅速扩大。”赤峰圣泉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工程师敖日格乐说,自2022年起企业启动自治区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建设,年实施优质西门塔尔肉牛冻精冷配2.5万枚、胚胎移植2500头,有效提升肉牛改良速度和品种质量。

  赤峰肉牛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中,还催生了一个繁荣的活畜交易市场。在林西县统部镇活畜交易市场,每天早晨6点,一辆辆满载肉牛的货车有序进入市场,来自河北、甘肃、黑龙江、辽宁等20多个省市的客商穿梭其中,观望、询价、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牛羊。

  “每年需要进牛的时候都会来这里,牛品质好、价格合理,牛还特别皮实,不易得病。”河南的客商马刚是交易市场里的常客,来一次市场能购买70多头牛。

  据统计,林西县统部镇交易市场在旺季期间平均日完成交易量达5000多头,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市场辐射半径超过1000公里。2023年末,全国首个线上线下互促肉牛线上交易平台“北方牛市”上线,线上交易、结算、线下交割和金融、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推动了肉牛交易数字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

  从育种到养殖再到摆上餐桌,才算完成一条牛产业链的闭环。赤峰玉龙工业园区作为赤峰市重要的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已聚集了一批以中粮集团、恒都肉牛等为代表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对肉牛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出了风干牛肉、酱卤牛肉熟食预制菜和休闲小食品等多种产品,而蒙都、独伊佳、干哥俩、草原旭日等小有名气的深加工企业,让赤峰逐步打造“中国牛羊肉食品之都”。

  北纬43°至44°,这是国际公认的黄金牧场核心地带,赤峰正位于此处,全年超3000小时的充足日照,广袤的天然草原、丰厚的植被,为牛提供无尽的滋养。

  牵住“牛鼻子”,走出“牛路子”。从牧场到餐桌,赤峰正抓住“一头牛”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科技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养殖规模持续扩大,“赤峰牛”逐渐成为走向世界的亮丽新名片。(记者 肖璐)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