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本网专稿

内蒙古劳务品牌进京 京蒙协作持续强化

2024年12月30日16:51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呼和浩特12月30日电 (记者 寇雅楠)12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会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北京市举办劳务品牌进京宣介暨对接座谈活动。

座谈会现场.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图

座谈会现场。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图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翟瑛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高建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晓军,北京家政服务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家政行业协会以及京蒙部分家服企业和劳务品牌代表等参加活动。

据了解,此次活动旨在持续深化京蒙劳务协作,展示内蒙古劳务品牌优势特色,搭建好劳动力市场供需对接平台。在座谈会上,20余家家服企业围绕京蒙家政服务供需对接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内蒙古自治区“北疆家服”劳务品牌培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共商京蒙家政劳务协作与家政劳务品牌培育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推动京蒙协作出主意、提建议。

活动现场,内蒙古自治区家政行业协会和北京家政服务协会签订了《京蒙家政服务合作协议》,从岗位信息、输出标准与条件、权益保障等方面,全力推动京蒙两地家政市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促进两地家政市场供需对接,提升服务质效,实现两地家政市场携手共赢的新局面。

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长王君表示,北京作为家政服务人才的输入地,对技能高、素质好、职业化的家政服务人才需求尤为旺盛,特别是老年护理、康复照料等养老服务需求和母婴护理、育儿等专业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内蒙古有着较为成熟的家政服务从业队伍,两地开展家政劳务合作,可以满足首都家政服务用工需求。“将以此次协作为契机,联手搭建劳务协作平台,实现合作共赢。”王君说。

内蒙古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农村牧区就业服务处处长杨金玉表示,内蒙古把发展劳务品牌作为带动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抓手,并依托北京这个大市场,让劳务品牌、劳务产品、家政从业人员走进北京市场,政府搭平台,两地携手前行,双向发力,解决“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等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增收,达到京蒙两地合作双赢的目的。

活动现场。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图

活动现场。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图

本次活动,内蒙古人社部门从全区劳务品牌中精心挑选出河套酿造工、呼和浩特烧麦制作工、库伦“荞乡”新农人、科尔沁黄牛产业工、敖汉小米农技工、蓝旗奶酪工、察哈尔非遗巧手、兴安草原绣娘、固阳黄芪产业工、乌拉特鸿雁技艺工10家特色劳务品牌,走进当地商圈,开展特色劳务品牌展,现场向北京市民展示各家绝活,展示内蒙古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与现代劳务品牌的崭新风貌。

活动现场。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图

活动现场。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图

内蒙古敖谷米香食品有限公司经理丁志刚说:“在人社部门组织的这次活动中,我们拓宽了视野,得以深入接触北京市场,欣喜地发现众多北京市民对我们的产品青睐有加,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回去打造劳务品牌的信心。未来,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与决心,带动更多老乡投身其中,实现就业增收,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翟瑛珺表示,通过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携手,以协作拓展品牌领域,以品牌提升协作水平,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的‘六个行动’的决策部署,以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为引领,全力做好信息对接、加大品牌培树力度、持续加强技能培训、加强行业间互动交流,着力推动京蒙协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近年来,内蒙古立足区域实际,按照“一县一品牌”要求,坚持发展劳务品牌与稳定和扩大就业相结合、技能品牌与输出品牌相结合、特色品牌与地域品牌相结合,培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等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劳务品牌,为推动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兴安家政”“巴林左旗笤帚工”“呼和浩特烧麦制作工”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劳务品牌,打造出促进就业“金名牌”。目前,内蒙古已培育打造劳务品牌109个,其中自治区级劳务品牌30个,家政劳务品牌16个,从业规模达60多万人,创造劳务经济收入150多亿元。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