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8万多名巾帼志愿者凝聚磅礴力量

5419万元捐赠款物,自治区妇联将通过巾帼志愿服务项目,用于救助低收入“两癌”妇女和困境家庭儿童等相关公益项目;自治区妇联相关人员将30余万元的保暖衣物、知识书包、母亲邮包和2万元爱心款送到了“两癌”妇女和困难家庭儿童手中。
这是近日自治区妇联联合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自治区民政厅在呼和浩特市共同举办“真心真情关爱妇女儿童·北疆巾帼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的场景。
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近年来,内蒙古各级妇联不断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发展壮大巾帼志愿服务队伍,选树典型、表彰先进、打造品牌,丰富志愿服务内涵,创新发展“巾帼志愿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包头市固阳县妇联打造的“拉话话”志愿服务品牌入选全国妇联组织部编写的《妇联组织建设改革“破难行动”创新案例》,为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增强服务性,开辟了新路径。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妇联推出“帮办代办”巾帼志愿服务品牌,为老年人解难题、办实事;扎赉诺尔区妇联的“贴心向阳花”巾帼志愿服务品牌,打通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妇联的“爱心阿尼娅”巾帼志愿服务品牌,让困境儿童感受到妈妈的爱……
在巾帼志愿服务队伍中,内蒙古28万多名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仁爱妈妈”——内蒙古巾帼志愿者刘玉敏为单亲困境儿童对接救助金近百万元;呼和浩特市巾帼志愿服务协会会长王佳敏带领1000多名巾帼志愿者积极开展爱心助残、爱心理发、爱心学堂、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
内蒙古各地积极创新“巾帼志愿服务+”模式,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内蒙古巾帼志愿事业注入澎湃动力。
赤峰市林西县妇联打造“首驿巾帼志愿服务+妇女创业就业”模式,围绕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经济赋能和社会关爱四大板块,服务妇女群众,凝聚巾帼爱心与智慧,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北极星义工协会妇联创新“巾帼志愿服务+妇女自强计划”,帮助缺乏劳动技能、生活困难、健康状况不佳、文化水平低的农村妇女发展庭院经济,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帮助她们在家门口致富。
今年,自治区妇联面向全区发布内蒙古巾帼志愿服务十大行动,号召广大巾帼志愿者,聚焦民生需求、发挥自身特长,打造巾帼志愿服务特色品牌,为内蒙古妇女儿童老人和家庭提供暖心贴心的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志愿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让巾帼志愿服务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半边天”力量。(记者 赵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内蒙古在广州发出冬季之邀
- 12月4日至5日,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受邀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粤港澳联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文旅推介活动”。 本次活动以“携手聚力 创新赋能”为主题,通过宣传推介、主旨演讲、合作签约、消费市集等多种形式,搭建区域文旅协作新平台,共商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探寻区域联动互通新路径。…
- 呼和浩特冰雪季文旅盛宴邀约大学生打卡
- 12月4日,呼和浩特举行“歌游内蒙古·冰雪悦青城”2024-2025 燃冬冰雪季内蒙古高校专场旅游推介会,宣传、推介本届冰雪季系列文旅活动亮点、特色,增进高校大学生对呼和浩特冰雪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底蕴的了解,邀请大学生前来打卡游玩,共享家门口的冰雪盛宴。 按照自治区关于推进实现“‘冷资源’变成‘热产业’、让内蒙古冬季旅游‘火起来’”的要求,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冰雪季期间,呼和浩特市将以“歌游内蒙古·冰雪悦青城”为主题,以“一廊·两轴·五带”的文旅空间发展格局为核心,以“青城冰雪奇缘”为主要脉络,将举办200余项冬季旅游特色文旅活动,并推出文旅商体惠民消费措施,以满足广大市民游客旅游需求,激发文旅市场活力,打造文旅消费增长点。…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