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托克托县:高标准农田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28日15:37 |
小字号

“这地,现在是宝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镇缸房沟村的张大爷站在自家的高标准农田前,满意地对着笔者说。近年来,随着托克托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方面让农民的口袋鼓了起来,另一方面也让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更加坚定。从土地流转到科技赋能,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正是地方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托克托县的农业发展正迎来新的春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点亮了农民的希望。

土地流转:农民的“新钱袋”

“以前种地是靠天吃饭,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不仅有稳定的流转费,还能让我有更多精力外出务工,也可以再回到流转土地的公司进行打工,一年挣两份钱,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托克托县古城镇缸房沟村的农户白新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红利,让缸房沟村农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目前,缸房沟村每亩土地流转费超过400元,县内部分村的土地流转费达到了每亩1000元,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2019年以来,托克托县累计投资6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万亩,土地流转的面积近30万亩,涉及5个镇、1个综合服务中心,87个行政村。土地流转加快了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进程,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脱离出来,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科技赋能带来增产新秘诀

对于流转土地承包户巴图来说,高效节水灌溉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这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是我们农民的福音。”托克托县新营子镇合同营村的承包户巴图笑着说道。“过去种地得看老天爷脸色,雨水足一些收成好一些,雨水不好基本就是收入不了多少。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就像给这片土地施了魔法一样。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真是太先进了。我在控制室里就能操作,水和肥料按照作物的需求精准供应,每一株苗都能吸收的恰到好处。”巴图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新技术的赞叹。

据巴图介绍,以前4000多亩耕地需要20几人劳作,现在仅仅需要4到5个人就可以完成。并且还能有效减少了用水成本,每亩灌溉用水相比之前节约了约30%。尤其是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农作物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水分和肥料,直接提升了农作物的生长效率,使得农作物产量每亩平均增产约20%,最终实现了高产稳产的良好效果。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让承包户们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建章立制,保证工程管护精细化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托克托县切实加强对项目的建后管护,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制定了管护方案,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压实了管护责任,明确管护范围、内容、标准,做到了管护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制度、有监督,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管护格局。

“在工程质量把控方面,每公里渠道衬砌的厚度误差被严格控制在±2毫米以内,土地平整度达到了每平方米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确保了高标准的建设质量。在进度方面,根据详细的施工计划,每周至少完成 100 亩土地的改造任务,以确保整个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安全问题上,每 50 亩地设置一个安全警示标识,每月进行至少 3 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时刻警惕,消除一切潜在隐患。”项目管理单位的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在全过程管理方面,项目管理机构十分重视建设资料的统一管理。所有建设过程中留存的资料都由项目管理机构严格把关,保证了建设资料的高质量,为后续的项目评估、验收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追溯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这种精细化管理方式,让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每一处工程质量都达到了精细化标准。

“下一步,托克托县将按照2025-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逐步实现全县基本农田高标准建设的全覆盖,同时坚持‘建管并重’要求,加大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后续管护,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久持续发挥效益,推动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托克托县乡村振兴统筹发展中心主任程惠东告诉笔者。(王建宏、贾晓梅)

来源:托克托县委宣传部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