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农带农让村民的日子有甜头
时下,立冬已至,气候转寒,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分水村的一栋栋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葱葱、暖意融融的景象。黄瓜秧苗成排成行,翠绿鲜嫩,还未转红的西红柿挂满枝头,错落有致。
“我小时候,村里就开始种菜,不过那时候都是露天种植,品种少,产量低,收入也不高。现在条件是越来越好了,村里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温室大棚,大家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靠着蔬菜大棚产业,生活越过越好”。分水村村民王长命说。
分水村党支部按照“支部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方式,持续在选好选准产业、争取项目资金上攻坚发力。
“前几年,在考察周边旗县温室大棚的效益后,我们动员党员率先进行种植,目前已建成占地110亩的温室大棚61栋,主要种值黄瓜、西红柿、豆角等蔬菜。分水村的温室大棚目前已实现一棚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小康棚’。参与产业种植的35户农户亩均增收2.3万元,带动本村60余人实现就业。”先锋镇分水村党支部书记杜成林说。
初冬时节的高粱种植地里,红彤彤的高粱俏立枝头,穗粒饱满,在微风下摇曳生姿,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阡陌纵横的红色高粱地上,一幅和美的乡村丰收画卷映入眼底。
近日,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乃马岱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的2.6万亩高粱迎来收获期,据悉,2023年3月,西小召镇乃马岱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方式,让“小田”变“大田”,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提供规模化、专业化的农机服务,不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也点亮了农民和村集体的幸福生活。
“我们西小召镇乃马岱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整体流转了高标准农田4万亩土地,其中种植高粱2.6万亩,产量每亩在800~1000斤。我们和四川的一个酒厂签的订单,按照一块四毛五一斤回收。”西小召镇乃马岱村党支部书记刘文贤算了一笔账。
“合作社让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春天我可以给这儿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现在秋收开收割机收割,一年也能挣个8万多元,我觉得挺好。”乃马岱村民魏旭笑着说道。
下一步,乌拉特前旗将持续加大土地资源盘活力度,通过党建引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种植优质农作物,积极探索完善联农带农模式,不断夯实丰产丰收根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持续扩宽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路径,让群众日子有甜头、有盼头!(孙小惠、刘先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