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通辽

开鲁县:社会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2024年11月22日09:26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我家有20多亩地全部流转给村合作社,我闲下来在合作社打工,一年四季在合作社干活。两人一年能赚七八万块钱,再加上土地流转和粮食补贴的钱,一年收入10万块钱。”11月18日,通辽市开鲁县黑龙坝镇合力村村民成炳栋告诉记者。

  成炳栋2023年响应村集体号召,把自家的20多亩地流转给合作社,他则在合作社打起了工,加上土地的收入,比原来增加了不少。

  近年来,开鲁县以整县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多环节托管模式破解土地零碎片化、生产低效化、劳动力老龄化难题,有效激发土地潜力,形成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的良好发展局面,为乡村振兴聚势赋能。

  黑龙坝镇合力村共有耕地3600亩,全部实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2023年,合力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种植糯玉米1700亩,利用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建设加工厂,不仅村集体有了收入,也让因为有了产业支撑的合力村“流量倍增”,备受瞩目。

  “通过糯玉米加工,村集体增加了近10万元的收入。下一步,我们将对糯玉米、玉米碴、玉米面、玉米粉、玉米面条进行开发,壮大我们合力村的集体经济,增加合作社成员和老百姓打工经济收入。”黑龙坝镇合力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艳青信心满满地说。

  随着整村推进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日渐成熟,以往经营土地浪费人工量的情况,不再成为牵绊乡村发展的瓶颈,农户腾开手来搞发展,越来越多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不断涌现。

  辽河农场九分场是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村,在分场党支部的牵线搭桥下,九分场90户村民将318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专业合作社。农民们围绕牛产业发展“牛经济”,实现一户“双收”。

  “我们分场基本家家户户都养牛,土地流转以后,双方增收,妇女在家养牛,男的做长途贩运或者做其他产业,多方面促进九分场增收。”辽河农场九分场党支部书记朱国芳说。

  2024年,开鲁县将落实全市千万亩现代节水高产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社会化服务模式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推广应用,落实社会化服务100万亩,落实整镇推进社会化服务3个、整村推进社会化服务40个。按照“集体引领、合作社推动、农户参与”的模式,通过抓试点示范,做给农户看;算好经济账,帮助农户赚;抓观摩培训,带着农户干,为农户吃下“定心丸”,替农户种好“舒心田”。

  开鲁县将持续加大社会化服务推广,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构建多种模式,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以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实现土地有效整合,农民增收路径不断拓宽。(记者 李佳雨 开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吕志敏)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艺苑撷英”内蒙古戏曲精品展演异彩纷呈
  11月20日晚,由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戏剧家协会承办、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协办的“艺苑撷英”2024内蒙古戏曲精品展演在内蒙古群众艺术馆精彩上演。 此次展演是“戏曲北疆行——2024年内蒙古‘艺苑撷英’戏曲人才培养折子戏展演”系列活动之一,涵盖了京剧、二人台、评剧、二人转、晋剧等多个剧种,武利平、何小菊、孟祥洪、段八旺、张树德、安秀珍等梅花奖获得者、优秀表演艺术家携徒弟同台,带来京剧《坐宫》一折、二人台《接婆婆》、现代折子戏《全民团结共抗日》、二人转《包公断后三节板》、晋剧《卖妙郎》哭子一折、二人台《摘花椒》一折等精彩唱段。…
自治区林草局与北林大签署战略协议
  自治区林草局与北京林业大学日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内蒙古林草生态保护建设、产业发展需求,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协同攻关、推进成果转化、强化林草人才培养,合力打造林草科技协同创新和服务地方林草事业发展新模式。 根据协议,在推动科研创新协作方面,双方将依托北京林业大学优势科研力量,结合内蒙古林草资源和区域优势,共同开展荒漠化综合防治、退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林草碳汇、林下经济等方向的林草科技攻关,协同解决技术难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