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争创全国百强县 建设可爱鄂托克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栽好“梧桐树” 引得“金凤凰”

2024年10月09日10:21 |
小字号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好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鄂托克旗紧盯企业发展需求,全力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以真金白银的支持、真心实意的服务,大力营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神马建元己二酸、国能蒙西PGA等一批百亿级重点项目成功落地,恒驰高性能环保着色新材料项目、亿正10万吨蒽油深加工及配套余热发电项目计划年内投产……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建设硕果盈枝。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自治区级重点工业园区,是鄂托克旗经济建设的主阵地。园区所在的棋盘井镇和蒙西镇人口集中、企业数量多、市场主体活跃。据鄂托克旗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仅2022年,开发区棋盘井产业园就新增市场主体2000多家。

走进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棋蒙政务企业服务中心,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人员络绎不绝。来自中广核(内蒙古)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区域负责人朱振国正在进行公司注册及营业执照的办理,然而在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去哪办、找谁办等问题,让他犯起了难。面对难题,棋蒙政务企业服务中心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出面,立即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很快就帮助朱振国解决了难题。“真是太方便了,政府部门全流程带着我们办理,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专业贴心的服务让朱振国赞不绝口。

为不断提升开发区内企业获得感,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开展工作。按照“分区块管理、网格化包联、专班式服务、闭环式监督”的工作思路,以打造独具特色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功能”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积极为园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通过“网格化包联”和“专班式服务”的工作方式,将开发区企业落实到人实行网格化管理,全程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实现服务质量和成效双提升。

“今年,我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1+6+N’全域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确保政务服务事项有人管、有地说、有人办。除了有上门帮办代办、电话指导帮办、错时延时预约办等一系列特色服务,我们还打造了全天候帮办代办服务大厅,不断提高‘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事项进驻数量。多样化的服务方式,让哪里有企业需求,政务服务就跟到哪里。”鄂托克旗政务服务局棋蒙政务企业服务中心大厅主管韩鹏说。

近年来,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想在前、走在前、做在前。2021年,作为全市首个工业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棋蒙政务企业服务中心下沉到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集旗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开发区事项、镇级事项为一体的跨层级综合性多功能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辐射高新区9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真正做到“园区事园区办”。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留住人才,凝聚发展合力;用好人才,营商环境才有底气。

近年来,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力打造与一流营商环境相匹配的人才环境,不断引育高端人才,加大创新投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工业技术研究院主要是以项目制和课题组的形式来开展具体的工作,一旦有项目落地,就会有一个团队专门从上海过来,协助开发区进行产业成果的转化。”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技术研究院,刚刚从上海研发中心回来的研究人员赵长森正在与项目研发团队进行项目落地的技术探讨。

2015年,电冶集团在上海尝试飞地育成人才培养发展模式,并设立了专属服务于棋盘井园区的上海研发中心。“人才飞地”充分利用了上海、深圳等前沿城市人才科创资源密集的优势,将上海的人才与内蒙古地区企业的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形成了“科研项目在飞地孵化,成果向鄂尔多斯市内转化”的新模式。

截至目前,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类企业共有从业人数5万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3500多人,硕士147人、博士17人,其中自治区级人才8名、市级人才21名,拥有自治区级人才团队3个、市级人才团队13个。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家,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19个;高新技术企业29家;累计取得技术专利283项,转化科技成果98项。

从“人才新政2.0版”到近日发布的服务暖城“新市民”0477系列措施,鄂托克旗积极落实各项人才优惠政策,“人才飞地”只是其中的一抹缩影,作为鄂托克旗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当中的受益者之一,赵长森表示,这里不仅是他将理论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的最佳“沃土”,更是一片充满希望与机遇的蓝海。(杨会)

来源:鄂托克旗委宣传部

(责编:苗阳、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