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走上几公里或十几公里
兴安盟130公里边境线上有两队特殊“哨兵”
九月,兴安盟沉浸在浓郁的秋色之中,在科右前旗的边境线上,一支英姿飒爽的巡边队伍正在金黄草原上策马疾驰。这支队伍,汇聚了兴安盟科右前旗的牧民、退休老干部、治安积极分子以及草原110联防队员,他们组成了科右前旗“守望草原巡防队”,共同守护着边疆安宁。
“我身为边境地区的居民,深知守护边境的重要性,能为这片土地的安宁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我深感自豪的责任。”“守望草原巡防队”队长包海青的话语,掷地有声。作为退役军人,他深知“守家卫国”的意义,他的家距离边境线有15公里,而他的心早已跨越这段距离。
“党和政府心里始终装着我们边境牧民,给我们建圈舍、上风电、安光伏,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日子越过越好啦!”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特布格日乐嘎查抵边牧户山丹说。在山丹院里,五星红旗迎风招展,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圈舍干净宽敞,房子旁边安装了光伏板,竖起的风车不停旋转。
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牧民包海青、山丹的护边情怀和好日子是兴安盟打造最美边境线、铸就一流边防线的缩影。
兴安盟总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有130公里长的边境线和1.75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其中阿尔山市和科右前旗为边境旗市。近年来,兴安盟研究制定了《兴安盟建设一流边防线实施方案(2023-2024年)》,由兴安盟发改委牵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76个,总投资达11.06亿元,力争将兴安盟边境线建设成具有兴安盟特色的一流边防线和坚不可摧的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新学期伊始,在兴安盟阿尔山口岸雄伟壮观的国门下,一批批学生正在研学参观,他们身旁的石碑上刻着“祖国在我心中”,这场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会成为一粒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距离国门不远的三角山哨所,是边境的最前沿。站在哨所上,能看到一望无垠的草原,中蒙界河努木尔根河从眼前蜿蜒流过。哨所门前的那棵樟子松,是一位军嫂为纪念牺牲的丈夫亲手种下的。官兵称它为“相思树”,要把这“扎根边防”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在阿尔山98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居住在附近的各族边民都对“相思树”的故事耳熟能详,对他们来说,守边就是守家。
今年1月24日,在“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3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上,兴安边境管理支队伊尔施边境派出所护边员王玉发获评“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3年度十大网络人物。获奖回来的第二天,王玉发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骑着马在人迹罕至的中蒙边境线上巡逻前行。
“巡边已经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习惯。”王玉发家的牧点距离边境线仅5公里,在他牧点外的山坡上,用大理石摆设的“爱边 护边 守边 强边”8个大字熠熠生辉。自2019年主动加入“雪城义警”后,王玉发便把巡边守边当成自己的事业,每天都要沿着边境线走上几公里或十几公里,这一走就是20多年。“护边不仅是工作,更是责任,守好边境线,睡觉都踏实。”王玉发说。
2019年,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兴安边境管理支队吸收景区保安员、治安积极分子及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建了一支“雪城义警”队伍,成为治安动态的“观察点”“流动哨”。阿尔山市形成了“边管民警+雪城义警+护边员”的常态化边境管控新模式,目前已经由成立之初的75人发展到如今的近900人,进一步延伸了边境管控工作触角。越来越多的边民群众自发加入到“雪城义警”队伍中,形成了“一个作业点就是一个哨所、一名边民就是一名哨兵”的管边模式,与群众和边防战士共建共学、互帮互爱,共护边疆稳固。
同心守边疆,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如今,兴安盟坚持推广“雪城义警”“守望草原巡防队”等创新举措,高质量推进基础固边、产业兴边、保障稳边、团结戍边“四边工程”。边疆安宁、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欢乐祥和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记者 高敏娜 实习生 刘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