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通辽市科左后旗:治沙显成效 沙海变绿洲

2024年09月18日14:57 |
小字号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在实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按照保护优先、重点修复、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了防沙、治沙、用沙良性循环。如今,山地变绿了,村庄更美了,农牧民群众切实享受着沙地治理带来的生态红利。

在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翁斯嘎查沙化治理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区内,盛禾堡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凤每天都要到田地里查看玉米长势。时下秋收临近,在合作社的千亩农田里,一株株玉米粗壮挺拔,一颗颗玉米籽粒金黄、饱满,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翁斯嘎查的附近就是有着“八百里瀚海”之称的塔敏查干沙漠,天然形成的地理环境为嘎查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村民们在沙化严重的土地上种植玉米,既没有好的产量,也没有高的收入。科左后旗盛禾堡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凤在了解了翁斯嘎查的情况后,毅然流转了当地村民的3500亩土地,并将其中的1000亩土地进行沙地生态修复,科学改良土壤环境,建设高标准农田。

平整土地、剥离回填、改良土壤……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后,原本高低不平的沙土地被平整成平坦的耕地,而以前村民们零散、小块的田地也被整合成为大块的农田,从而方便了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同时,合作社还根据当地水土资源条件,配备了深水井、铺设地埋管道、给水栓、浅埋式滴灌带等,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农田设施,推广滴灌节水灌溉技术。“今年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翁斯嘎查沙土地变成了良田,每亩地玉米产量从以前的400斤提高到1800斤左右,真正达到了防沙固沙,增产增收的目的。”马凤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科左后旗在实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着重探索治沙新途径,进行沙化土地合理利用,由治沙转变为科学用沙,由生态底线转变为生态热线,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依托“三北”工程等国家、自治区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荒则荒,乔灌草、带网片、造封飞相结合,实现防沙、治沙、用沙良性循环,逐步恢复昔日科尔沁疏林草原景观。

今年,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建设任务120.56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108.26万亩,完成率89.8%。通过砂矿开发利用、沙漠旅游开发及人工营造林完成综合治沙26.5万亩,通过实施退化林修复、森林质量提升、农田防护林保护修复完成森林质量提升36.32万亩,通过草原生态修复完成草原巩固提升45.44万亩,此外,建设高标准农田近11万亩。

黄沙退却,绿色铺展。通过多年的沙地治理,如今的科左后旗向世人展现着若诗若画的美景。(纪鑫、关雪峰、李娜)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

(责编:张聿修、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