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赤峰

宁城县: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蝶变跃升

2024年09月06日09:04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初秋,走进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大棚,跟以往看到的不同,番茄、草莓不是生长在土地上,而是生长在基质袋里。

  “我们采用无土栽培,椰糠代替传统土壤,解决传统种植土壤肥力下降、板结的问题,还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并且能循环利用。”负责园区运营的丰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员石会磊说。

  在示范园区,每个棚内都配备了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整个棚的温度、湿度、光照及土壤中肥料的浓度、酸碱度,无需人工操作,系统可以根据采集的信息自动进行灌溉、补光等操作。

  “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运用新的技术,每亩可增产46%、节水40%、节肥30%、控药40%,亩均增收2.3万元。”石会磊告诉记者。

  宁城县作为内蒙古设施农业规模最大的县,地处北纬41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农作物的黄金种植带,但也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不足4亩且多为丘陵坡耕地的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擂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鼓。宁城县瞄准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加快设施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脚步,通过引进山东安信、辽宁正合、丰码农业等科技型企业,使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多种农业新设备、新技术,解决传统培育、种植中的各种短板问题。

  在内蒙古安信数字化种苗工厂智慧温室,嫁接机器人正在进行秧苗的生产和嫁接,只用短短3秒,便完成了一株秧苗的嫁接。

  “我们的机器一小时能嫁接800株左右,如果用人工则需要5个小时才能完成。”园区生产负责人史子祺说。

  不仅如此,从上盘、撒土到播种、定盘、盖土,这里全程实现了自动化育苗,智能化管理。“我们采用独创的‘25节点育苗法’及搭配数字种苗工厂,培育出来的秧苗,相比传统育苗用种量少、用时短,且更粗壮,病虫害也少。”史子祺说,优质的秧苗,成了各地客商的“抢手货”,厂里每年订单式育苗达1.1亿株。

  “为帮助种植户补齐技术短板,宁城县下派科技人员开展规划设计和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并通过集中办班、田间学校、实地指导等形式,每年培训菜农6000人次以上,发放明白纸2万份。”宁城县农牧局局长张勇说,目前,全县已成功培养农民技术员200多人。

  向科技要效益,以改革促发展。在多方合力攻坚下,在宁城,优良品种、病虫害绿色防控、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大垄高台膜下微灌、秸秆生物反应堆、二氧化碳气肥、工厂化集约育苗等10余项适用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全县设施农业科技含量和种植效益显著提高,产品质量逐年提升,市场竞争力逐年提升。

  目前,宁城县已建成标准化、现代化的智慧农业示范园4个,年育苗能力达到5亿株。全县设施农业从2013年的年产蔬菜60万吨、产值22亿元到2023年年产蔬菜163万吨、产值65亿元,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4年,宁城县被认定为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

  “今年,我们要深入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力争完成老旧棚区‘普及型’改造5万亩、‘升级型’改造1.5万亩,新建日光温室1万亩、冷棚2万亩、‘高端型’玻璃温室30万平方米。”张勇说,宁城将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智慧“菜篮子”。(记者 王塔娜)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