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本网专稿

“跟着电影看北疆”——《生命线》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2024年08月29日12:03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呼和浩特8月29日电 (记者 刘泽)近日,“跟着电影看北疆”——《生命线》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古城文化园举行,来自生态文学、文化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生态电影纪录片《生命线》展开研讨与交流。

生态电影纪录片《生命线》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总编辑、原副厂长郭本敏与青年导演陈阳执导。该片以北疆文化与内蒙古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为主要内容,全面呈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影片通过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画面,讲述了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几代奋斗者的生命故事,展现了北疆大地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

《今日国土》杂志社社长、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主任柳忠勤对纪录片《生命线》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该片主题鲜明,站位高远,精美地诠释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完美地展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一届接着一届干,努力建设绿水青山的壮美实践。其次,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主题,展示了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对新质生产力的关注,体现了影片的时代前瞻性。第三,该片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生态题材纪录电影,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生态、发展、文化和历史的宏大叙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的评价深刻且全面。他认为《生命线》这个片名取得非常好,因为它直接触及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自然与生态。片名简洁而富有力量,既揭示了影片的核心主题,也激发了观众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生命线》通过两条主线——生态线和多民族融合线,以生态为载体,不仅体现了生态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展现了不同民族在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团结与和谐。影片充分展示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元素和多民族元素,这些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符号,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内容,也增强了其文化厚度和视觉冲击力。他认为,这部片子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生态和民族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灵魂的作品。影片通过宏大的叙事背景,展现了人的精神、品格和境界,这些元素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而制片人、导演和剧组人员的情感投入,更是让这部作品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力量。

导演陈阳在主持会议时分享了《生命线》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他说,拍摄这部电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启迪,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够唤起更多人对北疆生态的关注与爱护,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著名作家剑钧在观看完《生命线》这部影片后,分享了他的诸多感悟。他首先被影片中的熟悉场景所触动,这些场景不仅勾起了他对内蒙古的深厚记忆,也让他感受到了影片所传递的亲切感。他说,由于他长期在内蒙古工作和生活,对那里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影片中的每一帧画面都让他倍感亲切。影片不仅成功地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银幕上,还通过精美的制作、生动的画面和宏大的场景,展现了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画卷。这背后离不开制片人、导演和策划团队的辛勤付出和用心制作。它不仅是对内蒙古作为北疆生命线这一重要地位的准确概括,也给了观众广阔的想象空间。

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副社长、《草原》副主编赵筱彬认为,这部纪录片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内蒙古自然地理知识,让她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其次,无论是影片还是文学作品,能够带领观众或读者踏上一段情感的旅程是非常重要的。而《生命线》正是通过其细腻的叙述和真实的画面,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特别是马头琴声和户外声音的交织,让她感受到了内蒙古的辽阔与深沉,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广袤的土地上。该片贯穿始终的生态意识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示。纪录片中的细节,如张守望在沙漠上植树的镜头、十几岁女孩坚韧不拔的植树身影,以及护林员那句“一个人等一辈子也未必能等到他长成原来的样子”的旁白,都让她深感震撼。这些画面和话语不仅让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激发了她对生态保护的热情。

据悉,同名书籍《生命线》也将同步出版。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何以致敬“康老师”?
   康巴什区的建设始于2004年,当时鄂尔多斯市决定在东胜区以南25公里的戈壁滩上规划一座新城,以承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这个地方原本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只有两个小村子,人口不足1500人。时光走过二十年,这里已经蝶变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花园城市”,它不仅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族文化,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遗迹。 康巴什的发展变迁,有其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之处,也有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在康巴什区开发建设二十年之际,人民网记者走进这座北疆小城,展开深入调研,推出“三问”系列报道,为广大网友呈现一座城市建设的匠心独运、发展变迁。…
内蒙古出台《意见》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8月2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监管局、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联合出台《关于做好金融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健全内蒙古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 《意见》提出,要以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为出发点,以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为方向,从组织架构、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政策体系等多方面推进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改善和提升养老领域金融服务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