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与利用示范区科技高地”挂牌

8月13日,“河套灌区盐渍化治理与利用示范区科技高地”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挂牌成立。来自全国的30位专家学者以及多位行业代表共聚一堂,通过座谈与观摩形式,围绕“科技高地”建设方面的堵点、难点与痛点,提出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真知灼见,为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悉,“科技高地”建设规模为1500亩,推广带动3万亩。“科技高地”的挂牌成立,将为“三北”工程抗旱耐盐碱优良林草植物材料为核心的盐碱地林草高效治理关键技术体系、全流程多目标的盐渍化治理与利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科技支撑。
“五原县的盐渍化土地以重度和中度为主,相对集中连片,在全国具有代表性。近年来,该县利用多种科技手段成功治理大面积盐渍化土地,为设立‘科技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林草局盐碱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罗志斌介绍,“‘科技高地’成立的目的就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最终将研究成果示范推广,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科技赋农’的作用。此外,‘科技高地’也为林草系统人员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平台,通过基层林草人的管理实施,实现我们的终极理念。”
打赢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科技创新是关键。为解决“三北”工程攻坚战中科技支撑的薄弱点、生态治理的难点等科技问题,中国林科院瞄准三大标志性战役区域生态治理的难点问题,打造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示范区等15个科技高地,率先建设一批先行先试示范区,精准指导和技术支撑“三北”工程建设,切实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先后来到五原县林业管护中心西果园苗圃、塔尔湖作业区智慧果园、天吉泰镇毛家桥村盐碱地退化林修复示范区、内蒙古蒙草“重度盐碱地光伏工程+生物措施”综合治理技术项目区等地调研,并深入了解该县土地盐碱化情况,以及盐碱地治理、耐盐碱品种及培育、种植模式、经济林整体效益等情况。 (记者 薛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