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内蒙古乌兰察布:聚焦“五个强化” 全力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2024年08月14日15:56 |
小字号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老龄化程度最深的盟市,也是全国人口深度老龄化Top50城市中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上榜城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乌兰察布市在全国率先打造“互助幸福院”,实行“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目前已入住近6万名农村老年人,约占全市农村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

2022年以来,针对全市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地方财力有限等实际困难,乌兰察布市进一步创新“互助养老”模式,确立了“‘三改三修’建中心(站)、‘五化’同步强服务”的发展思路,即推动水冲厕所、清洁能源、适老化改造,对破损的房屋、道路和院落进行维护修缮,因地制宜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中心(站),推动服务区域化、管理一体化、运营社会化、体系标准化、医食普及化,实现农村养老服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全面转型升级。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全市养老服务上下一心、协同发力的良好格局

乌兰察布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系统谋划互助幸福院建设运营和提档升级工作,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和五届七次全会分别提出“加快互助幸福院配套设施改造”、“扩面实施农村幸福院‘三改三修’提升工作”,2023年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打造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升级版”、将“改造提升幸福院”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成立市长任组长的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乌兰察布市互助幸福院维修改造实施意见》《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整合撤并、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形成一批管当前、利长远的制度成果。同时,各旗县(市、区)党委、政府将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作为重点工程,纳入乡村振兴工作重要内容,定期召开农村养老服务专题会议,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实。民政、住建、发改、财政、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各尽所能,在目标制定、程序优化、要素保障方面给予足够支持,形成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强大合力。

强化资金整合,破解农村养老服务资金短缺、投入分散难题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以互助幸福院维修改造为引领,统筹各方资金用于农村养老服务转型升级。其中,2023年利用乡村振兴资金进行水冲厕所改造3592户,利用住建资金进行清洁能源供暖改造4725户,利用民政专项资金开展适老化改造1.5万户。同时,整合政府一般性债券资金、京蒙帮扶资金、福彩公益金等各类资金,开展房屋修缮、道路维修、院落环境整修项目,既放大了政策投放的多重效益,起到了“1+1>2”的效果,又解决了分散投资、重复投资的问题。2023年,全市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近1亿元用于农村养老服务,其中:整合各类资金3434.3万元用于幸福院“三改”,投入财政等资金4600万元用于幸福院“三修”,争取中央及自治区专项资金1040万元、安排财政“一老一小”资金370万元、投入市本级福彩公益金510万元用于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实现“小资金”办“大事情”。

强化资源利用,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功能

按照“保基本、重实效”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平台,不搞大拆大建、推倒重来,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部依托现有敬老院、互助幸福院、党群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改建而成,以最低投入换取最大效益。依托现有中心敬老院建设11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增加管理服务人员,拓展机构职能职责,将敬老院转型升级为集中供养、行业指导、信息服务、技能培训、能力评估、宣传普及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枢纽平台;利用基础设施较好的互助幸福院建设62个乡镇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增设老年食堂、医务室、特困人员宿舍、浴室、洗衣房等服务设施,为幸福院及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购、助娱“六助”养老服务,成为连接县、村两级养老服务的桥梁纽带;依托村两委办公场所、村幸福院、学校等农村闲置用房建设256个村级养老服务站,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服务、有经费的“四有”标准,通过政府、两委、家庭、社会四方发力,为农村老年人就近集中提供“六助”+探访关爱,满足留守老人不离乡、不离土的养老需求,打通三级服务网络“神经末梢”,成为农村养老服务的前沿阵地。

强化服务运营,探索农村养老多样化发展、激发互助养老新活力

在全区范围内率先打造“乌兰时间助老”志愿服务模式,倡导低龄健康老年人与高龄、失能、特殊困难老年人结对,相邻居住老年人结对开展互助服务,由志愿服务队伍对有需求老年人开展帮助服务,并把服务时间量化,实现可存可取可兑换,全市累计建立100余支互助志愿服务队伍。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农村养老事业,在养老服务中心共建爱心超市,使储存时间兑换服务和实物可持续。推动社会化运行。积极推行社会化运营管理模式,将87个具备社会化运行条件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通过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运作、保障基本+适度超前、公益定位+市场经营的一体化管理服务格局。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创新推出办理“孝心卡”服务,由子女为老年人进行充值,老年人持卡就餐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同时根据子女充值情况赠送积分,用于在爱心超市兑换实物,“孝心卡”的推出为子女尽孝心提供平台,也为农村老年人不舍得花钱就餐、饭菜较为单一以及身体不适时无法做饭等问题提供有效解决途径,真正实现老年人“食无忧”、子女“尽孝心”,全市累计办理“孝心卡”300余张。

强化要素保障,提高基本养老服务标准化水平,提升服务能力

乌兰察布市本级和11个旗县市区全部制定了符合工作实际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了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标准等内容,便于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老年人按需选择。制定《乌兰察布市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运行办法》,明确了三级养老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建设标准、设施设备、运营管理等,实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建成市、县、乡、村联动的全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有需求的老年人可通过平台查询养老服务政策和服务资源;服务企业可通过收集、分析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政府管理方可实时查看机构运行和日常情况,做到综合监管。目前,平台已整合各类养老服务企业及组织158家,为48.9万老年人建立长者档案,录入养老从业人员1341人、养老机构36个、养老服务设施952个,累计服务农村老年人1.1万人次。县、乡两级养老服务中心逐步推行法人统一管理,足额配备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村级养老服务站由村干部兼职或通过公益性岗位配备管理服务人员。同时,为全面提升服务人员综合素质,通过举办全市养老服务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班等方式,累计培训农村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1740人次。(杨静)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