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网”而上,讲好呼和浩特古村落故事

人民网呼和浩特8月8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惠佳)8月6日、7日,呼和浩特市2024年网络文化节主题活动“走进古村落 寻迹旧时光”——呼和浩特古村落探访活动举行。走进呼和浩特古村落,追忆古村落的数百年故事,探访沧桑巨变下被一代代人传承保护下的非遗文化,探讨在新时代“数字+”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如何乘“网”而上,讲好呼和浩特古村落故事,保护好呼和浩特人的“乡愁”,让更多人感受呼和浩特古村落文化遗产价值的魅力,传播好北疆文化。
与会人员体验非遗面塑技艺。实习生 惠佳摄
活动由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主办,土默特左旗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托克托县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清水河县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协办。
两天的时间里,央级网络媒体和部分网络名人代表先后走进有数百年历史传统建筑且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土默特左旗腊铺村,感受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土默川脑阁,以及民间艺术剪纸、泥塑等;走进在百年航运史上作为重要货物转运口岸的托克托县河口村,探寻河口龙王庙铸铁蟠龙旗杆,品味、了解河口豆腐、托克托县炖鱼技艺、粉汤制作技艺等黄河饮食文化,观赏体验民间剪纸、面塑等;走进传统村落清水河县老牛湾村遇见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走进黄河边上的古村落石坡村看见石头打造的村落,走进曹家塔村与磁艺非遗传承人对话,走进柳青河村近距离聆听百年古戏台、古渡口的故事。
与会人员参观托克托县炖鱼制作。实习生 惠佳摄
两天的行程里,参与活动的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通过实地探访、体验、互动交流,不断了解、认识、挖掘古村落和非遗文化的价值所在。他们说,古村落和非遗是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它真实地反映了呼和浩特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民族风情,这些古村落是活态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大家的“乡愁”。他们认为,在新时代“数字+”文化遗产的背景下,要运用好数字资源、数字技术,实现古村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在互联网上的同步呈现与展示,形成古村落文化遗产多层次延展的数字化保护新格局,让更多人感受呼和浩特古村落文化遗产价值的魅力。他们纷纷表示,将立足所在领域,运用好网络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讲好呼和浩特古村落故事,传播好北疆文化,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凝聚力的形成贡献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