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故乡一片绿
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在正蓝旗境内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小道上使劲地前行着。因为刚下过雨,道路泥泞不堪,本来就不好走的路更加的难上加难。要不是司机师傅技术过硬,真怕抛锚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半道上。
行着行着,路也平了,路两旁的绿色也多了起来,有一人多高的柳树枝叶在风中摇曳,满眼葱郁绿色尽染。
“马上到了,毕老的家就在前方。”领路的正蓝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长永长舒了一口气。
“对你们来说是雨,对治沙人来说这下的可是金贵的‘油’啊!”车还没停稳,早已守候在家门口的毕力贡达来老人迈着矫健的步伐,笑着前来迎接我们。
眼前的他戴着常年被太阳暴晒而褪去本来颜色的灰色前进帽,脸庞黝黑,笑起来眼睛眯成了缝儿,声音异常洪亮。记者和老人握手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他手上厚厚的老茧。
“这儿是宝绍岱苏木登吉宝力格嘎查,是毕老的故乡,也是他近14年的治沙战场。”刘长永如是介绍。
“没有没有,这里只是我一辈子放不下的乡愁罢了。”毕力贡达来老人又笑了起来。
脚下的这片热土——登吉宝力格嘎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在本世纪初,这里是典型的沙进人退区域,自然环境恶劣,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一度陷入困难。
眼看着家乡生态恶化,儿时记忆中的美景被沙漠蚕食,毕力贡达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无奈,公务加身的他总有处理不完的事儿。等到了2010年,他退居二线后,立刻作出了决定——回到登吉宝力格治沙。
“您这折腾啥?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打打牌、喝点小酒,享受天伦之乐不好吗?”“别逞能了,沙化趋势是您能改变的吗……”毕力贡达来的决定一出,立刻引来孩子们以及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
“别人反对归反对,我支持你。”深谙丈夫性格的老伴儿诺尔斯玛此时却举起了支持牌。就这样老两口收拾了简单的行囊,义无反顾回到了距离正蓝旗上都镇100多公里的故乡。
“您这是叶落归根啊。不过现在想来颇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壮感。”记者的总结又引来毕老洪亮的笑声:“哪有那么高大上,只是回家,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而已。”
毕力贡达来老人说得轻松,但对于家乡的人们来说,见过世面的老领导解甲归田,可是件了不得的大好事儿。
“这回终于有主心骨了。”嘎查的党员们在广泛争取群众的意见后,一致通过,让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毕力贡达来成为了登吉宝力格嘎查的党支部书记。
担任了嘎查党支部书记,毕力贡达来意识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治沙,还要带领嘎查牧民走向小康。
登吉宝力格嘎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人均草场面积仅有220亩。由于草场都是牧民承包的,要围起来治沙,需要征得他们同意。毕力贡达来就每家每户走访,说出自己的打算,了解牧民的忧虑。
过去嘎查组织治理沙化区域后,因后期管理不到位,个别牧民在治理区内偷着放牧,造成邻里之间产生矛盾,导致沙化越来越严重。了解这一情况后,他向牧民承诺,一定要治好管好,如果出了问题,他会自己赔偿牧民。就这样,16户牧民把8000多亩沙化严重的草场交给了他。
他带着老伴,背着干粮,将草场先行管护起来,网子哪里坏了,就自行修补,累了饿了就和老伴在沙包下面休息、吃干粮。谁家的牲畜进了网子,他就到主人家做工作,牧民们看到他是真心给大家办实事,也都主动配合。
为了治沙,毕力贡达来以嘎查党支部书记的身份,一次次找到旗里相关部门,这儿弄来项目,那儿争取来资金,不仅保证了治沙进度,同时还让嘎查集体经济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围封的草场上逐渐长满了植被,沙化治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于是,他组织成立了嘎查草业协会,带领牧民种植6000亩多年生牧草,通过精心培育,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018年,看到年轻人成长起来了,毕力贡达来主动让贤,辞去了党支部书记一职。在他任职的8年间,登吉宝力格嘎查的山青了、水绿了、民心齐了,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产业,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足了动能。
虽然辞去了书记职务,但嘎查党员们可不想轻易地“放过”这位老书记。在他们“软磨硬泡”下,毕力贡达来担任了嘎查的一名党员中心户。
“担子轻了,但是接受了这任务,就得完成好。”担任党员中心户后,毕力贡达来主动申请当上了嘎查义务调解员,在家中建立了矛盾调解“驿站”,实行网格化管理,让牧户之间的矛盾纠纷消弭于萌芽状态,确保了矛盾纠纷不出嘎查。
“您准备干到什么时候?”准备上车时,面对记者突然的发问,老人未加思考地回答:“没考虑过,干到干不动为止吧。国家现在启动了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这对于生活在这里的牧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儿。我这把老骨头现在干得可是正起劲儿呢。”
再次走上这条让毕力贡达来老人跑坏两台“三菱”越野车的土路,感觉也不太颠簸了,路旁的绿树也仿佛高大了许多。“叶落归根,守护故乡一片青绿。”我把这句感想写在了采访本上。
我们的采访结束了,但是,毕力贡达来老人“愚公治沙”的故事还在继续,很可能会持续到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取得最终胜利,鸣金收兵的时候……(记者 巴依斯古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