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市探索“红领巾”治沙融合课程体系——

将绿色发展理念根植学生心田

2024年06月12日08:22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2023年8月,‘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内蒙古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打响。什么是‘三北’工程?内蒙古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主战场在哪儿?今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

  近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一中学429班的47名学生在思政课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毛乌素沙漠玉珍生态园,开展“弘扬‘三北精神’ 共筑绿色乌审”行走的思政课。在这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劳动模范殷玉珍成为学生们的思政课实践导师。

  殷玉珍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昔日的毛乌素变为现在的‘绿乌素’,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用一锹锹沙土、一捆捆树苗、一滴滴汗水建设起来的。”说罢,她现场示范并指导学生们栽种沙地柏树。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悄然滑过,从不知如何下手,到能正确地完成整个栽种流程,学生们在二十余亩沙地上留下治沙的时间印记。

  “教育要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思政教育更是如此。大道理讲十遍,不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一次。为什么要防沙治沙?坐在教室里想到的答案是空洞的。只有双脚踏在茫茫沙地上、嘴里吃过风刮来的沙,才更能体会到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这一转变的历史意义和伟大之处。”乌审旗第一中学副校长高志兵感慨道。

  仲夏的康巴什区北山公园草木葱茏,目之所及绿意盎然。5年来,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在此共组织了30期“红领巾”治理荒漠综合实践活动、6期实验室课程,近4000人次参与,埋设沙柳沙障近220亩、纱网沙障160亩,种植沙生植物近40亩,成活沙柳沙障和沙生植物88亩,固沙面积达到480余亩。

  从2019年春季开始,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就探索开设了“红领巾”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课程。课程规划得到了康巴什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千亩沙地被划拨作为实践基地。学校每年春季都会组织四到六年级学生在实践基地埋设沙柳沙障、纱网沙障,秋季则带着二三年级的学生采集沙生植物种子。

  每到周末,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阿茹娜就会和同学们相约骑车到这里游玩。阿茹娜说:“在这片我们自己绿化的田野里,我们把采集来的沙生植物带到实验室进行药水处理、脱水、密封,做成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等多种样态的标本,放在校内课程馆的‘红领巾’治理荒漠展示区,供大家日常参观学习。”

  康巴什区教育体育局局长李美荣介绍,两个月前,康巴什区启动了“红领巾”治理荒漠生态教育行动,共有35所中小学认领了“红领巾”治理荒漠任务,根据校园周边环境、全区荒漠面积,多方联动、统筹规划,所有中小学生以“希望田播种、愿望树栽种、亲子林养护”等多种形式参与到“红领巾”治理荒漠生态教育行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中。

  今年初,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厚植北疆绿 暖城红领巾在行动”教育实践活动。各中小学校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生态文明建设”行,利用鄂尔多斯市环保教育基地(康巴什区)、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杭锦旗库布其沙漠、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等实践教育基地和课程资源,借鉴康巴什区思政课建设典型案例——“红领巾”治理荒漠行动,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作用,带领学生投身于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的实践中。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张燕说:“近几年,我们致力于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大思政’格局。2023年推出了‘行走的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市情民情,认识到个人的小幸福与国家的大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是我们设计‘行走的思政课’的关键词。鄂尔多斯境内有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主阵地。‘红领巾’治沙思政课因‘沙’而生,由一所学校延伸到了全市中小学。”

  孩子们手中拎着水桶、挥动着铁锹,将“三北精神”信念的种子埋进沙土里,正在生根发芽。鄂尔多斯市教育部门构建思政引领的‘红领巾’治沙融合课程体系,让这门因‘沙’而生的思政课成为暖城思政课品牌。(记者 毛锴彦)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