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与高性能光栅产业化项目启动建设

启动仪式。实习生 张嘉欣摄
人民网呼和浩特5月28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张嘉欣)5月28日,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与高性能光栅产业化项目在和林格尔新区启动建设。
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科技厅厅长孙俊青,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姚伯岩,自治区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纪守奎,呼和浩特市政府副市长焦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赵玉龙,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首席计量师薛梓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
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贺海东,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内蒙古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刘红忠致辞。呼和浩特市政府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建国主持启动仪式。
奠基仪式。实习生 张嘉欣摄
此次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与高性能光栅产业化项目的启动建设,是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首府发展未来产业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填补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在国家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和精密光栅制造产业领域的空白,对呼和浩特市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呼和浩特市政府与西安交通大学开展战略合作,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光栅研究团队先进技术,建设科技研发和产业应用双向飞地,在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与高性能光栅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2.5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约5亿元,占地面积51.23亩,建筑面积约34554㎡,设计产能每年可达20万台,年产值10亿元。
和林格尔新区作为国家“东数西算”绿色算力中心、自治区人才科创中心、首府城市副中心,聚焦算力及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材料三大领域,全力打造自治区未来产业先导区。在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方面,三大运营商、主要金融机构、头部互联网企业等一大批项目先后落地,已建、在建和拟建算力中心共32个,总算力规模达到1.3万P,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1万P,在全国八大节点、十大集群中位居前列。在生命科学产业方面,科拓生物、安博生物科技、内大基因编辑、华域生物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益生菌、动物胚胎移植、基因编辑、生物细胞等产业快速发展。在未来材料产业方面,围绕柔性电子材料、高性能光栅制造等,正在全力推动柔性电子产业化基地、高性能光栅产业化基地等项目落地发展。和林格尔新区正在成为自治区和首府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