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托县:构建从“一粒玉米”到“一粒胶囊”全产业链格局

玉米被称为“粮食中的黄金”,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用于工业的原料,广泛适用于饲料、淀粉、生物制药等行业。近年来,托克托县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将培育玉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作为抓手,大力推动玉米循环经济全产业链,形成了以玉米生产为基础、玉米发酵类原料药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北纬45度是玉米最佳生长区,位于土默川平原的托克托县拥有地势平坦、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的玉米颗粒饱满、含糖量高。加上密植种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机械化作业等科学种植方式,每亩产量可达800公斤左右。2023年,托克托县玉米的播种面积为99.4万亩,产量37万吨,这为推进玉米发酵类原料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玉米的品质决定了发酵类原料药的质量,收回来的玉米经过动力车间后,通过酶解生成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我们已建成了年产 10 万吨液体葡萄糖车间,发酵液体葡萄糖浆 12.6 万吨,年产27 万吨的玉米淀粉,可用于多种抗生素的生产。”融城玉米负责人戴珍平介绍说,像金河生物、常荣糖业这样的玉米加工企业全县有3家,每年能“消化”玉米70万吨,带动了全县及周边玉米种植业的发展,收购的玉米通过生产加工成淀粉乳、液体葡萄糖等,转化后的液体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供发酵生产使用并形成药品原料。
目前,托克托县已建成生物医药企业18家,2023年金河佑本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取得国家布病疫苗生产批号,金河六期、金达威二期、溢多利三期等项目相继建成,全县生物发酵总容积增至4.1万立方米,金霉素、青霉素、辅酶Q10等产品市场份额保持全球第一。2024年托克托县进一步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体量,与浙大阳光、山东鲁抗、合泰新光等企业联合打造生物发酵生产基地,积极引进福抗药业、正大生物、中国医药、远大弘元等生物医药企业,推动原料药向高附加值成品药、制剂、大健康方向发展,打通从“一粒玉米”到“一粒胶囊”的全产业链,进一步抢占合成生物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更多单项冠军和世界第一。(刘权达)
来源:托克托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内蒙古“八条措施”力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 4月11日,自治区农牧厅印发《关于做大做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八条措施》,着力解决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条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加工流通能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转型提档。 《关于做大做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八条措施》从支持合作社做大做强、合作社发展社会化服务、合作社延长产业链条、合作社提升营销能力、加强合作社金融支持、提升合作社科技创新能力、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提升合作社规范发展水平8个方面提出具体支持举措,进一步增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和引领带动作用,指导合作社加强规范管理,促进农牧业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