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赤峰

“十八般武艺”助力粮食增收

2024年04月14日09:02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随着气温转暖,眼下的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山顶植树、山腰种田、梯田交错,曾经的山坡地已经变成了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蜿蜒壮美,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地平了,也好种了,收成高了,收入也高了!”土生土长的敖汉旗萨力巴乡萨力巴村村民鲍军说,自从“坡改梯”后,“弃耕地”变成了“抢手货”,很多在外务工的人都回来种地了。

  三十二连山流域是敖汉旗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萨力巴乡整村推进,分片治理,对全乡9.2万亩中低产坡地进行全面改造提升。2022年,随着白土营子村8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全乡所有坡耕地全部完成治理,受益群众达1.5万人,成为敖汉旗唯一“坡改梯”全覆盖的乡镇,也为敖汉旗乃至赤峰市在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提供了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赤峰市属于典型旱作农业区,2744万亩耕地中旱地占55%以上,这些旱地绝大部分是坡耕地。”赤峰市农牧局农田科科长邢广军说,针对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实际,赤峰市积极抢抓国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以旱作水平梯田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2021年以来,建成和在建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167.51万亩。“就拿敖汉旗来说,现在的坡地亩均增产将近100斤,土地肥了,农民富了,过去的穷山沟,如今完全变了样。”邢广军自豪地说。

  同样的时节,不同的风景。与赤峰市紧邻的通辽市,农田集中连片,道路沟渠平整通畅,在科左中旗舍伯吐镇特斯格嘎查、丰田镇胡家园子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装载机正在紧张作业,工人们正忙碌着焊接输水管道,回填土方。

  胡家园子村村民胡满高兴地说:“今年我们村共设计施工高标准农田项目4500亩,重新布局了机电井、管道和田间路,还栽了防护树,尤其是项目用的材料质量大大提高了,建成后还能实现智能化操作。这些工程投入使用后,估计每亩地至少增加收入200元以上。”

  近年来,通辽市反复总结、比对管灌、喷灌、膜下滴灌等不同工程类型的节水效果,创新推广以浅埋滴灌高效节水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实现了“五省四减三增两促进”的综合效益。通过实施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缓解了地下水下降趋势,科尔沁区超采区地下水位上升0.47米,带动全市生态环境整体性好转,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2011年以来,通辽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200多万亩,其中浅埋滴灌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661万亩,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6亿立方米以上,粮食产量从2011年的113.1亿斤增长到2023年189亿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内蒙古自治区地跨三北,地理环境多样,农田情况复杂。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打造一个盟市一个整区域试点的工作格局,带动其他地区梯次推进。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237万亩,建设总量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均居全国前列。广袤的田野上正全方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为“中国碗”装入更多“内蒙古粮”。(丁宁)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