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基层文艺工作者
徐小平(中)在指导排练 |
孙嫚君在迎新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现场 |
金世宽(中) |
徐乃平(左) |
张靖在表演中与观众互动 |
张海波(右) |
让乌兰牧骑走向更广阔舞台
■ 徐小平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村民们围着大巴车坐一圈,舞者在车前翩翩起舞,马头琴声回荡在草原间。舞姿飘逸,乐声悠扬,歌声空灵,远方仿佛传来了阵阵马铃……这里是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此刻,我和我的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队员正在为农牧民表演舞蹈《马铃儿摇响幸福歌》。
2005年,17岁的我加入乌兰牧骑。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20多年来,我走遍了伊金霍洛旗100多个嘎查村,累计行程26万多公里,最多时每年演出200余场,一年中1/3的时间都在农牧区下乡演出。如今担任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副队长,曾参与创作《马铃儿摇响幸福歌》,获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
我是土生土长的伊金霍洛旗人。这里气候干燥,风沙大,下基层演出时,风大阻路、车陷沙中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地广人稀的伊金霍洛旗,牧民的聚居点动辄距离上百公里,我和队员们往往一去就是十几天甚至几十天,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常年深入基层,各种艰辛难以想象,我的妻子也是一名舞蹈队员,我们夫妻二人始终默默坚持,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我们的歌声和舞蹈。
有一次,我们深入牧区为牧民演出,当时天气非常恶劣,下着雨,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完成了演出,牧民也陪着我们坚持到了最后。当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为我们鼓掌和欢呼,这让我非常感动,给了我继续参与基层文艺工作的动力。
除了文艺演出,每次下基层,我们还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送书送药放电影,修车喂马剪羊毛。乌兰牧骑不仅是文艺队,也是辅导队、服务队。为了提升自己的编创能力,我多次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舞蹈创作班。我希望,自己的乌兰牧骑能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向世界展现风采。
(本报记者 翟钦奇采访整理)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
■ 孙嫚君 贵州省毕节市
我参加工作后一直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至今20多年了。我是学舞蹈的,早些年在市里的艺术团做舞蹈演员,常常随团到乡镇表演,后来在市文化馆做歌舞演出的导演和编导,成为送文化下乡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角色虽然变了,但参与感更强了。
每个月,我们都会组织文艺活动。今年春节期间,市文化馆组织了写春联活动,安排了摄影展,还为村民照了全家福,大家都很开心。有时也进行文艺演出,大约有十几个节目,通常持续一个多小时。时间虽不算长,但前期会筹备一个月左右,确保为群众表演的节目足够精彩。
毕节市少数民族很多,每次到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我们都会为他们准备特别的节目,比如彝族舞蹈、苗族歌舞等。遇到特别的节日,比如彝族年、苗族花坡节等,演员们也会去现场,唱歌跳舞,营造欢快的节日气氛。
为了吸引更多人流,让场面更热闹一点,我们表演的主要场地是村民广场,或者老百姓家门口宽阔的地方。有时,演出会融入政策宣传,比如城乡居民医保政策、法律法规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
做基层文艺工作多年,我明显感受到老百姓参与度的提高。过去帮助村民排练节目,他们虽然乐于参加,但感觉只是当作消遣,完全不放在心上。而现在,群众会自己花钱去买演出服,提前排练,力求更好的节目效果。
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过去他们常常是坐在台下,被动观看。而现在,他们更加渴望在舞台上展示自我。有一次让我印象很深,当我们表演完,村民强烈要求我们留下来,看他们跳的广场舞,我们欣然答应。
村民的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我们要做的是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每到基层,为老百姓送上丰富多样的节目,并且得到认可,我会感到非常满足。我打算继续做群众文化工作,毕竟对于我这样的文艺工作者来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本报记者 陈隽逸采访整理)
保护传承达斡尔族文化
■ 金世宽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我是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2007年的一次工作岗位变动,让我成为梅里斯文化馆的一名成员。初踏这片土地,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便吸引了我,音乐让我与这片土地结缘,自此难以割舍。
四胡,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达斡尔族文化的象征。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斡尔族乌钦”的伴奏乐器,四胡具有独特音色和旋律。为此,进入文化馆后,我精研四胡。如何快速掌握演奏技艺?我从学习二胡演奏入手,并深入学习达斡尔族音乐史与文化背景,逐步将达斡尔族的独特韵味融入四胡演奏之中。学成后,我在文化馆义务开展四胡教学,前后培训了几千人。
达斡尔族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迷人魅力。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达斡尔族文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风险。如何让更多人认识并爱上达斡尔族文艺?我创作了《吉祥达斡尔》《春来达紫香》等歌曲。达斡尔语言没有文字记录,口口相传的古老曲目面临失传,针对这一情况,我挖掘整理了近百首达斡尔族的“乌钦”说唱和“哈库麦勒”舞蹈的伴奏,并将其辑录成册,以帮助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
我曾遇到重重困难,但也邂逅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更有幸看到政府把文化传承送入校园、带进千万家庭。无论是走进学校教孩子们跳起达斡尔族舞蹈,还是走进社区带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一次的演出与交流,都能让更多的民众感受达斡尔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大伙儿对达斡尔族文化的热爱,是我前行的勇气。
2024年,我被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聘任为副秘书长,这既是对我过往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责任的期许。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达斡尔族文化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本报记者 郭晓龙采访整理)
台前幕后都是服务群众
■ 徐乃平 青海省西宁市
2007年,我从原西宁市秦剧团来到城西区文化馆,如今已经十几年。14岁时,我考入陕西长安剧团学员班学习戏曲(秦腔)表演,一晃就是30多年,期间排演了大量的现代戏、古装戏、传统戏和自编戏,饰演过五六十个不同的角色,每年平均演出200多场,走遍青海城乡和西北五省区,参加省、市及全国性戏剧(戏曲)比赛三四十次,每次都获得好成绩。
舞台作品创作一直是我的梦想,只是没想到,到了文化馆后,这竟然变成我的主要工作。有人问我:“身在剧团和文化馆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回答说:“前者要站在舞台中心,后者要把群众推向舞台中心。”
说实话,2007年文艺院团改革时,自己曾大哭过几场:历史悠久的专业院团“西宁市秦剧团”没了,离开舞台后,我该怎么办?然而经过深入了解后我发现,群众对戏剧表演、戏剧创作的需求十分强烈。
如何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经过广泛调研后我发现:作品都不用太长,容量也不用太大,表明一事一理即可。所以小品、小戏、快板、情景剧和曲艺等成为最佳作品形式。
作品没有平台不行,没有合作者更不行。没有平台,观众看不到新的作品,没有合作者,作品就无法精彩展现。幸好,群众文化团队很多,为我提供了合作者和平台。
我创作的作品时长和信息量都不大,但起承转合,喜怒哀乐,唱念做打一应俱全,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完善,在完善中成形……创作过程中,我完全沉浸在作品中,自己觉得能以通俗易懂的作品样式及表演风格服务群众,我会感到欣喜。有时,自己还能饰演其中一个角色,过上一把老本行的瘾。
如今,我担任西宁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在漫长的从业生涯中,我始终坚持:群众文化要紧跟时代、反映时代。我们应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做一个立足群众的文艺工作者。
(本报记者 贾丰丰采访整理)
木棒棰戏薪火相传
■ 张 靖 重庆市丰都县
我今年53岁,是重庆丰都非遗木棒棰戏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丰都县艺佰木偶艺术团负责人。与木偶戏结缘,是近30年前的事了。
我原本是丰都县一家景区的工作人员,1995年,单位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组建了一支木偶戏表演队,我是其中一员。当时,我们对木偶戏都不了解,更不知道怎么表演,于是单位从外地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从基本功训练起步,经过大半年的刻苦培训,我们渐渐入了门。
那些年,到丰都旅游的国内外游客非常多,木偶戏深受游客喜爱,每天都要表演8场以上。渐渐地,我迷恋上了木偶戏。2016年,我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那时我才知道,丰都本地早就有人表演木偶戏——只不过名字叫木棒棰戏,还是丰都县级非遗。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丰都木棒棰戏,我拜了本地师父,也走出丰都向国内专业院团学习。
我们团队是地方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积极参与者,2017年被纳入县文化馆馆属文艺志愿者服务团队。那年丰都庙会,我们面向国内外游客和广大市民公开表演,大家都被我们的原创木棒棰戏吸引,长达50多分钟的表演让许多观众看得目不转睛。为期7天的庙会,我们每天上下午各表演2场,场场爆满,有的观众看了一场不过瘾,还接着看第二场、第三场,队员们也乐此不疲地表演。
观众的喜爱给我们很大信心。我们又根据丰都民间故事陆续创作排练出系列木棒棰戏,并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编导了《唱支山歌给党听》《霓裳羽衣舞》《偶戏迎宾》等小型剧目。
团队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我们把回馈观众当作最重要的事。在创作排练木棒棰戏的同时,团队继续参加每年庙会期间的丰都县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以及非遗进校园、送文化下乡等活动表演近百场,参加名山景区常态化演出共计上千场,演出接待游客共计80万人次,虽然很累,但却很开心。
(康朴、李达元采访整理)
冰天雪地创作火热
■ 张海波 吉林省吉林市
大年初五,滑雪场里人声鼎沸,一场情景剧在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上演。当日,我扮演着历史人物,在冰天雪地里上演一场“跨时空对话”。滑雪场里过大年,是吉林省文旅活动如火如荼的一个缩影。作为吉林市戏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副团长,我带队积极投身冰雪旅游宣传,让冰天雪地里笑声更充盈。
打小我就对戏曲有着浓厚兴趣,2003年从地方戏曲专业毕业后便走上舞台,投入二人转和吉剧的创作表演中。多年来,我脚踏实地扎实创作,努力创作出有温度的作品。2023年,我带队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共计273场,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剧院舞台,最开心的始终是看到观众发自内心的笑容。
创作来源于火热的生活。2023年7月,反复打磨后的大型现代吉剧《幸福花开》在吉林市人民大剧院上演,反响热烈。该剧描绘乡村振兴图景,塑造农村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创排过程中,我和主要演员到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三道河子村体验生活,坐炕头上听故事原型讲述亲身经历,走进加工厂和养牛基地亲身体验,了解真实故事。采风归来,创作团队收获颇丰。
近年来,吉林市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校园内感受文艺的魅力。2023年,“戏曲进校园”在全市10所学校开展演出10场,每场我都参加。在校园内,我们演出《焦裕禄》《黄大年》等模范人物剧目选段,也有《胡知县断案》等传统剧目,还有手绢特技等受孩子们喜爱的节目。前几年,我参演了百余场由吉林市戏曲剧团和吉林市歌舞团联合创排的大型现代吉剧《黄大年》。
高兴的是,刚刚结束的吉林省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评奖结果揭晓,我荣获了“四大名丑”之一的荣誉。这也激励着我继续努力,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
春回大地,新的一年,我们也将继续扎根群众,创作演出更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本报记者 郑智文采访整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