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守护太阳升起的地方
鲍雨朦为群众办理身份证。
鲍雨朦与战友一同巡边。
“谢谢小鲍警官,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我们可以按时返工了!”3月3日一早,群众高女士拿着补办的户口本,激动地向民警鲍雨朦表示感谢。
3月2日晚上11点左右,内蒙古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满都拉边境派出所民警鲍雨朦接到一通电话,手机那边,群众高女士焦急万分,由于工作需要,高女士需将户口由满都拉镇迁至工作地,借着休息日返回家中,却怎么也找不到户口本,“周末派出所开门吗”“补办户口本需要多长时间”“耽误周一上班怎么办”……正当千万个问题涌上高女士的心头时,她的视线瞟过墙上贴着的警民联络卡,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高女士拨通了鲍雨朦的电话。“姐您别着急,明天一早带着相关材料来所办理即可,当时就能办好。”鲍雨朦平和温柔的话语让高女士感到非常踏实。
对鲍雨朦来说,像高女士这样的深夜来电已是习以为常,最让她担心的,常常是有牧民远道而来,却因携带手续不全,只能无功而返。和城区派出所不同,满都拉边境派出所辖区面积1850平方公里,但常住人口只有1500余人,草原路蜿蜒曲折,牧民群众零星居住,“20公里做邻居、40公里串串门”是满都拉镇的生动写照。
为了不让群众跑第二次,鲍雨朦白天走访辖区300余户牧户,了解群众在办理户籍业务时遇到过的问题和困难,晚上就将解决办法和办理相关业务所需材料等内容整理成册,难懂的地方还用简笔画进行标注。两个月后,一本《常规户籍业务办理手册》成型,上面还留有户籍民警联系方式,鲍雨朦在下乡走访过程中将手册发放到每个群众手中面对面讲解政策规定,不管是上班还是休息,鲍雨朦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我怕群众有着急的事情联系不上,耽误办事就不好了。”雨朦打开手机,200多个群众的联系方式,都被她认真记录在通讯录中。
鲍雨朦是到满都拉边境派出所工作的第一位女民警,“满都拉”系蒙古语音译,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来到这里扎根,我也要像太阳一样,带来温暖的力量。”鲍雨朦笑起来嘴角弯弯,拱起的苹果肌泛着健康的粉色。
2月4日,满都拉边境派出所接到一个来自200多公里外包头市的报警电话,在外工作的群众敖某报警称,自己独居在满都拉镇的母亲好像正向陌生账户转账,请民警到家中看看情况。
鲍雨朦和同事迅速赶到报警人家中,但老人拿着手机坚持自己没有被骗,并拒绝为民警开门,“小鲍你们快回去吧,你们都不知道,我之前已经收到很多‘回款’了!”鲍雨朦见状先轻声细语安抚老人情绪,表示今天来是帮助老人认证养老保险的,并慢慢得到老人信任。进屋后,雨朦通过耐心询问和引导,帮助老人捋清被骗过程和后果,随后寻找出相似受骗案例视频给老人观看,并与其女儿通话,成功说服老人停止转账。
去年,鲍雨朦和新加入满都拉边境派出所的两名女辅警组成女子宣防队,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和电信诈骗案例,呼吁大家遇有索要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情况都要警惕并及时报警。2023年以来,雨朦和同事们成功阻止电信诈骗5次,涉及金额17万元。“家里有小鲍警官这样的民警同志们,我们在外地工作也能放心。”群众敖某说。
细心暖心是辖区群众和派出所同事们对鲍雨朦的描述。2023年夏天,满都拉口岸迎来全面开关,到满都拉游玩的自驾旅客日益增多。但满都拉镇主干道上大型货车较多,旅客及小型车辆容易出现在视线盲区,引发交通事故。鲍雨朦注意到该情况后,主动与派出所领导和镇政府沟通,采取分流通行的方式,为自驾旅客车辆开辟专属车道,同时将派出所内停车场改造为供旅客安营扎寨的休息场所,既方便流动人员管理,更有利于保护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半年来,满都拉边境派出所为80余名游客提供夜间住所与路线指引,并且向外来游客进行边境普法宣传,“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是第一次在派出所搭帐篷,有水有电有温暖,安全感‘爆棚’。”旅客李某向民警竖起大拇指。
在雨朦的办公室,除了办公资料还有一个特殊的盒子,里面摆放着血压、血糖、血氧测量仪,和各种常见药品。在日常走访工作之余,雨朦还会带着小盒子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列好饮食注意事项和服药时间、服药剂量。久而久之,辖区的群众也会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有困难就给雨朦打电话,有好吃的也会想着留给“警察女儿”。雨朦也在这个偏远的北疆小镇扎根,如春日暖阳般散发着光热,将青春奉献给她甘之如饴的事业,和她用心守护的群众。(张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