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的科尔沁答卷

通辽市科尔沁区清河镇:撑起设施农业“致富伞”

2024年02月28日11:10 |
小字号

春节假期,走进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清河镇大席果蔬采摘园区,数十个现代农业种植大棚矗立田间,排列整齐。在草莓采摘园内,阳光透过保温膜洒在棚里,暖意融融。抬眼望去,成熟的草莓一个个小灯笼垂坠于根茎,在绿叶衬托下鲜红诱人,市民们纷纷慕名而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暖融融的棚内笑声不断。

一些大棚里,工作人员每天忙着进行作物管理和采摘,节日的喜庆和丰收的喜悦让他们在忙碌中乐开怀。“过年期间这里一直开放着,每天都有六七十人前来采摘,”据采摘园负责人魏东良介绍说,除了大棚内的忙碌,来自网上的订单也不断增加,采摘下的草莓每天销往市里各个超市、蛋糕店等商业网点,每天能达到四五百斤。工人们加班加点采摘,草莓依旧供不应求。

清河镇设施农业主要以经营种植草莓柿子、草莓、香瓜等采摘产品和传统蔬菜种植为主,经营模式主要采取委托承包经营和村委会自主经营为主。在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头、种植大户参与的模范带动作用下,清河镇组织全镇嘎查村党支部全面摸排梳理嘎查村内个人种植户基本情况,为其提供政策、金融、技术、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全方位支持。由种植大户辐射带动全镇有意愿种植散户,为其提供基础种苗和技术支持,成果由种植大户回收统一销售,既保证了散户种植的产品质量和销售渠道,也为其降低了种植风险和试错成本,仅第一年就为参与种植户每户增收4万元,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同时,在西姜村、大席棚村集中力量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智慧化设施农业园区。目前,西姜智慧设施农业园区配备了“一平台四系统”,推动园区生产向智慧化、精细化、科学化、高效化方向不断进步。并进一步优化了种植模式、提升了产品质量、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使农副产品种植生产销售利益显著提升。引进建设的长春耐尔专利寒地双层智慧温室大棚,可平均延长果蔬生产时间2个月,实现多茬种植。全镇规模化园区均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配套加工、集散、称量、冷藏场地和设备已全部投产达效。2023年仅西姜园区农产品产量达1500吨、总产值达3500余万元,西姜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近年来,清河镇围绕建设设施农业核心区、打造主城区智慧菜篮子,以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提高效益,2020年以来,先后投入5400余万元打造标准化设施农业园区引领带动全镇设施农业发展。截至2024年1月,全镇可过冬温室大棚面积已经突破3500亩,春棚面积达到5000亩,设施农业产业格局日臻成熟,设施农业从种到收一体化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如今,一座座大棚已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据了解,2024年,科尔沁区还将选择清河镇、钱家店镇、红星街道等近郊地区,围绕主产区优势,新建现代化设施农业1000亩,推动设施农业发展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变,促进冷凉蔬菜产业发展。并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建成设施农业产业核心区,逐步带动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以科学种植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带动农民致富的“振兴路”。(董欣扬)

来源:科尔沁区委宣传部

(责编:张聿修、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