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海东代表:打出样板 作出示范 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

人民网呼和浩特2月1日电 (记者 张聿修)“认真聆听了王莉霞主席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自治区政府坚定不移抓落实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为各地区抓好今年各项任务落实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自治区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表示。
自治区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
贺海东说,按照自治区要求,今年,呼和浩特市各项工作在全区都要“打出样板、作出示范”,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要把经济总量继续做大。抓大项目,今年要实施的重点项目1100个以上、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抓大园区,谋划到2027年打造3个千亿级园区,今年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率先实现这个目标。抓大招商,更加注重招商的效果,精准对接、盯住落地,通过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小分队招商、政企协同招商等办法,确保完成今年投资目标。
第二,把首府城市的品质提起来。从今年开始,要把重心放在规划、管理和集约上,严控政府投资类项目,杜绝“大拆大建”,坚持“量力而行、非紧急不实施”原则。一是启动机场搬迁后东部区块的规划工作,要引进布局企业总部、科研机构、高端产业、现代生活等项目,打造生态宜居片区。二是建设智慧城市,要把“城市大脑”作为城市智慧管理的中枢,实施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停车等“一揽子”工程,让城市管理高效起来、聪明起来。三是完善城市功能,教育上,重点盯住优质教育不足的短板,开展联盟办学,打造全区教育高地;医疗上,要用好市本级和旗县区医疗资源、不断提升市属的医疗水平、为自治区的医疗机构做好服务保障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四是丰富城市内涵,继续在“北疆文化”上探索和突破,通过打造博物馆之城、雕塑之城,办好各种惠民活动,让首府更具文化气息。
第三,在落实“六个工程”上要带好头、作示范。围绕“六个工程”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各项工作已经全面推开。温暖工程。要作为全市的民生“一号工程”,从“热源”“管网”“机制”上,进一步开展摸底排查,同步进行规划设计,并跟进施工方案编制,确保在下个取暖季前全部完成。科技“突围”工程。今年市本级将投入科技经费不少于2.5亿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不少于70亿元,重点要打造“5个国家级中心”,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00名以上。自贸区创建工程。全力配合自治区商务厅做好申报工作,同步制定配套政策,包括深化投资、贸易转型、金融开放等7个领域改革事项,要建设好综合保税区、呼和浩特新机场空港城、沙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3大平台。同时,用实实在在举措,抓好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诚信建设工程各项任务。
第四,做好首府人口红利这篇文章。下一步,将用产业留人,专门制定出台为企业“找资金、找原料、找用工、找市场”方案。用保障留人,今年要集中打造总规模约300万平方米、5-10万套价格低、品质高、环境好、配套全的超大型“青年社区”,为年青人解决后顾之忧。用环境留人,帮助年轻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完善提升首府创业就业环境。
第五,在区域一体化上率先破题。重点是呼包同城化。去年12月26日,两市签订了《同城化发展协议》,包括14个方面60项具体合作事项,建立了工作专班、信息沟通、定期会商等机制。今年重点推进30项,现在已经启动了27项,包括文旅一票通、公交一卡通、同城人才招聘、科技特派员互通、院前医疗急救、城际快线、干部交流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