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区:新能源风电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在新能源等方面创新实践,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促进工业发展“绿意盎然”。
走进通辽金风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紧锣密鼓地生产发电机组主机。
通辽金风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习伟介绍说:“现阶段这款产品采用的是上风速、三叶片、水平轴、中速传动的设计,这个可开发风速可实现三到九米。这款产品的特点具有安全可靠、环境友好、对电网的适应性更强的一个特点,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据了解,通辽金风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是金风科技入驻通辽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1年,并于2023年正式进入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企业自入驻以来,一直以“生态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产业模式”为核心,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理念,力争打造北方最为先进的制造母港工厂,厂区内配置了生产6—10兆瓦的整机制造生产线。
“企业10月份实现整体量产。截至到目前,整体生产了约107套主机产品。”赵习伟说
向“新”而进,逐“绿”前行。企业提到的“138大基地”全称是通辽市科尔沁区138万千瓦生态治理风电基地项目,是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规划总投资103亿元,将在科尔沁高林屯种畜中心建设一座500kV(千伏)升压站(汇集站),安装220台6.25MW(兆瓦)和1台5MW(兆瓦)的风电机组,并在莫力庙、大林、高林屯三个区域风场分别建设3座220kV变电站,经3条220kV线路汇集接入高林屯新建500kV升压站(汇集站),经国网500kV线路送出,接入国网珠日河500kV变电站,由扎鲁特—青州特高压外送通道消纳。
虽然现在天气寒冷,但项目建设现场依然热火朝天,工程车准备就绪,工人们各司其职,全力开展风力发电机组吊装作业,确保项目2024年完成全容量投产,并网发电。
截至目前,风机基础浇筑累计完成221基,风机吊装累计完成70台;220kV送出线路塔基共计1106基,目前累计浇筑完成950基;3座220kV升压站、1座500kV升压站主要建筑物及设备基础已施工完成。待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42.8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132万吨。
据了解,该项目所选用的风力发电机、塔筒、叶片等所需设备,全部由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的金风科技、中船海装、瑞祥重工等国内一流供应商提供。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是科尔沁区近年来全力打造的新能源相关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重中之重,完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产品将辐射周边800公里范围,为内蒙古及其周边省区市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提供坚实基础。
生态兴则文明兴。近年来,科尔沁区始终践行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夯实绿色根基、发展绿色产业、释放绿色动能,多个新能源项目并行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高质量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双向转换通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的一年,科尔沁区将持续筑牢绿色生态底色,聚焦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方向,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进工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用不懈奋进的新时代新作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科尔沁区新篇章。(张思敏)
来源:科尔沁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