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踔厉奋发启新程 医保惠民谱新篇

2023年12月21日11:08 |
小字号

2023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医保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作为医保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突破口,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养病更难为目标,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各项改革推进有序、落实有力、效果明显。

先行先试,在全市率先落实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相关政策,打通了分级诊疗模式落地落实的“断头路”。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要求,新城区积极推动辖区一级公立医疗机构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51支,对有居家医疗服务需求且行动不便的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人、疾病康复期或终末期患者、出院后仍需医疗服务的老年患者等提供相关医疗服务,让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截至目前,全区10365名重点人员完成了签约。每签约服务一名重点人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可享受医保支付签约服务费110元的补贴,确保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服务常态化、重点人员不出家门即可享受到就医购药、健康咨询等优质服务。

高效便民,通过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了无缝隙、全覆盖经办服务的“高速网”。今年以来,围绕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十六项便民措施要求,按照“1+2+3”架构(“1”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一个平台;“2”即医保电子处方、医保移动支付两项措施;“3”即信息流、资金流、药品流),构建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上下联动、横向互通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推动了电子处方、移动支付全面落地应用,推动实现信息流、资金流、药品流充分整合,打通医保家庭移动支付、补充药房等政策兑现渠道,并给老人发放可视设备、传带设备等,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通过一键呼叫,实现线上健康诊疗、家庭医生出诊、医保划卡结算等无缝对接。

以人为本,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基层医保服务站点,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按照“十到位”标准,建设标准化基层医保服务站12个(1镇8办3个区域服务中心)、服务站点87个(24个村、63个社区),均配备了专兼职经办工作人员,1135个网格均明确了医保帮办代办员,全区医保经办服务实现了服务站点全覆盖。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站办理事项20项,村社区医保服务点办理事项8项,基本实现了基层服务站点全覆盖,把医保服务“搬到”群众家门口。同时,建成了全区医保经办服务电子导视图,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距离自己最近的医保服务站点在哪里、能办理哪些事项、能提供哪些服务、所办事项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等情况,有效解决了以前办理医保事项“来回跑、到处问”现象。对于一些出入不方便的群众,可拔打导视图提供的负责人电话,即可享受帮办代办服务,足不出户,即可办结医保事项。真正实现了医保经办服务“线上查、掌上办、就近办”。

不折不扣,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落实,改革成果惠及百姓“全覆盖”。今年以来,按照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医保部门部署要求,5方面医保调整政策(门急诊诊查费纳入医保报销政策全面落实、基层医药机构全部开通门诊统筹、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医疗保障水平、医学影像类检查费大幅度降低、种植牙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及时落地,群众就医购药负担大幅减低,社会反响强烈。药学门诊诊察费纳入医保报销试点项目推进顺利。2023年8月,以新城区毫沁营卫生院为试点,以满足两病患者、特殊原因患者等人群在家门口即可获得用药指导需求为目标,以药学门诊诊察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基层一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学门诊诊察费医保100%报销)为牵引,通过设置药学门诊,建立药学服务临床路径,推进药学服务规范化建设,有效引导两病患者、特殊用药患者等人群科学、合理用药。通过不同渠道监测,药学门诊开设以来,门诊日均接待20人次,就诊患者逐渐增多,受到了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以及合并多种疾病、使用特殊药物的患者的高度认可。

回首来路,倍感欣慰,眺望前路,信心满怀。新的征途上,新城区医保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深化医保改革这一核心,结合地区医保工作实际,继续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守正创新、积极进取,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持续释放医保改革红利,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在奋力推进“五宜城区”建设中贡献医保力量。(张洪彪)

来源:新城区委宣传部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