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乡执“三笔”促乡村文明“新画”

培育乐民沃土,引领文明新风;提升村庄颜值,补齐短板弱项;助力乡村振兴,共创美好生活……近年来面对着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赤峰市敖汉旗丰收乡党委政府坚持执好“党建引领、实干担当、绿色发展”三支笔,突出党建引领,用心、用情、用力绘就乡村文明建设的“新画卷”。
执“党建引领”之笔 为乡村文明点亮“引航灯塔”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文明创建工作,探索“邻里和谐·乡村和美”新路子,依托乡村振兴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微信平台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群众参加乡村文明建设培训4期、3600余人次。通过集中座谈、专家授课等形式,有效提高了乡村两级干部抓乡村文明建设的能力。全面落实抓乡促村工作职责,建立乡村文明建设责任体系,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全乡179个基层网格的作用宣传乡村文明,利用网格员“亲邻里、知民情”的优势,加强理论政策、文明风尚宣传力度,让乡村文明建设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同时壮大村“党建宣讲员”队伍,定期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建互动会”系列活动。引导村民丢掉“腐朽陈旧”的思想。为乡村文明点亮“引航灯塔”。
执“移风易俗”之笔 为乡村文明注入“源头活水”
丰收乡党委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治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建立工作制度,充分调动各村主动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引导农户将村庄清洁整治、建设美丽庭院转化为自觉行动。动员群众参与到文明村创建工作中,使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丰收好人”等评选活动,着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3年共评选出美丽庭院5户,最美家庭12户,丰收好人45名等,推动全乡“人人参与家乡美”的热潮。同时建立健全各村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四大”村民自治组织体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形成依规管村治理体系,提高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实现“你要整治”变“我要整治”。巩固了美丽宜居村庄的建设成果。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上新台阶。为乡村文明注入“源头活水” 。
执“绿色发展”之笔 为乡村文明绘就“崭新画卷”
丰收乡毗邻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山水相依、林草交替、环境秀美。近年来,丰收乡深入推进农旅融合,让集体经济实现增收的同时,也为文明乡村注入生机与活力。古村落内流水潺潺,春踏青、夏避暑、秋赏叶、冬享雪。绿色产业兴旺发达,乡村文明才更有底气。面对前景可观的乡村旅游。丰收乡探索“生态+康养+旅游”的产业模式,执“绿色发展”之笔,为乡村文明绘就“崭新画卷”。2021年,丰收乡筹措资金为宋杖子修缮过水路面一处;2022年,筹措资金近80万元用于美化村落环境、升级街区亮化工程、建设游客休息中心及农耕文化展览馆。以武安州辽代白塔的维修和考古发掘为契机,依托此千年国保单位的历史文化品牌增加观光情趣,挖掘历史民俗风情,打造集农业观光、采摘体验、文化体验、天池游览、特色美食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旅游区。三年来,吸引各类团体组织开展活动30余次,草莓采摘节等各种文旅活动吸引游客累计12000人次,带动村民132人就业创业,户年均收入增加1000元,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村里人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丰收文明之花的种子已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农家房前屋后的花卉,花香、果香萦绕鼻尖,文明新风在丰收的土地上吹拂不息,一幅产业旺、生态美、宜居住的文明乡村画卷铺展开来。(钟月)
来源:敖汉旗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