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包头市东河区:夯农业“耕”基 绘富民图景

2023年12月01日11:38 |
小字号

初冬的天气日渐寒冷,但在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的华鹿现代农业育苗大棚里,却是一派热闹繁忙、蓬勃盎然的景象:一株株蔬菜绿叶苍翠欲滴,一阵阵果蔬清香扑面而来,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黄瓜、西红柿、豆角,一箱箱果蔬包装完成,准备运往市场售卖……

内蒙古华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生机盎然。东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内蒙古华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生机盎然。东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内蒙古华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育种育苗、蔬菜种植、农技推广、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公司,建成了200亩年设计生产能力5000万株的育苗中心、12000平方米智能温室,3000平方米集检测、分拣、包装、冷藏、配送于一体的蔬菜物流中心,年生产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600万斤,辐射带动1.3万农户受益,是推动东河区设施农业发展的领航企业,也是东河区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东河区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河区围绕落实好“建设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任务,持续推进“十个千亩”特色示范种植片区建设,推动名特优新、“两品一标”农产品扩大销量,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据农情调度显示,东河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7万亩,较2022年面积增加3%,其中,玉米9.13万亩、大豆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6.2万亩。粮食产量达到5.86万吨,其中,玉米产量5.71万吨,较2022年增加2%;蔬菜产量达到45万吨。

东河区设施农业。东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东河区设施农业。东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应对农业生产分散化、品牌叫好不叫座等困境,东河区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全力组织推进市政府下达的1.25万亩设施农业升级改造任务,发挥华鹿公司、润泽园合作社的龙头引领带动作用,推广无土穴盘、嫁接等先进技术手段,推动工厂化育苗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有效提升育苗质量和效率,目前,华鹿正在装配17栋育苗大棚苗床,年内育苗能力有望提升5000万株,年果蔬育苗能力将达到2亿株。

“以前种植全靠老一辈的经验,现在条件变了,很多技术我们需要请教别人,自从成立了这个工作站,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就能给我们解决,我们心里也有底了。”村民高振军分享着这份“踏实感”。走进东河区农牧业领域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忙碌图景映入眼帘:科技特派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正为农民提供大棚升温、防寒等技术支持,指导各类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的小知识……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以科研推广攻关粮食单产。东河区成立了农牧业领域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持续开展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2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牧业生产一线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培育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切实增强粮食高产高效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力度。同时,与山西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包头市农科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引入玉米膜侧精良播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试验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4万亩;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试验站项目,引入13个水稻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实施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示范项目,打造了4个千亩示范片区,深入推进土地深松起垄覆膜、水肥一体化、二氧化碳气肥和生物有机肥综合配套应用技术……为带动传统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蹚出了新路子。

“沙尔沁的辣椒,海岱的蒜,莎木佳的葡萄一串串……”东河区作为包头市的“菜篮子”,以品牌建设引领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近年来,东河区加快推进“沙尔沁辣椒”地理标志商标培育认证,推进“绿蔬东河”农产品公用品牌申报,归元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西红柿、黄瓜成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全区绿色食品达到42个、占全市41%,“东河番茄”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总量达到3个,海岱蒜、东园葡萄、东河番茄家喻户晓。

为了充实村民的“钱袋子”,东河区持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启新业态模式,与麦便利、云储购仓储超市合作,借助其门店覆盖布局点多面广的优势,设立“绿蔬东河”蔬菜直销专柜60个,推进沙尔沁蔬菜进超市、进社区、创品牌。实施“叮咚买菜”果蔬直供基地建设项目,累计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直供蔬菜达200万斤,为东河区优质蔬菜开拓外部市场探索出新路径。挂牌沙尔沁镇源态生合作社、海岱村合作社等“农村电商服务站”5家,邀请多名网红直播带货,帮助本地多家企业参选东方甄选、“辛火计划·内蒙古站”直播带货活动,订单量达6.7万单,为村民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增产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全力争取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创建项目和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建设项目,培育壮大‘红番东河·绿蔬东河’等区域公用品牌,扩大影响力,提升设施畜牧业发展水平,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我们的农业产业按照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快速推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也是我们的初心。”东河区政府副区长杨建军说。(席雅静)

来源:东河区委宣传部

(责编:苗阳、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