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包头市东河区:“食”刻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3年10月13日11:59 |
小字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包头市东河区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统领,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精准施策、务实创新,严格落实市食药安办关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总要求,重点从创建宣传、制度建立、制度执行、档案完善、过程控制等方面强化工作落实,以实绩实效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粒米一桌餐,“舌尖”上的寻常小事都是事关百姓健康的民生大事。如何答好这张民生“答卷”,实现食品安全长治久安,长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是基础。

东河区成立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区)工作指挥部,对涉及的36项、89条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实行“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工作措施及半月调度会商机制。印发《东河区创建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方案》,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及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区评价细则,对36项112条评价指标细化分解到14个成员单位,形成有目标、有标准、有任务的闭环工作体系,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守护百姓幸福“食”光。

“都说吃在东河,东河区的餐饮确实名不虚传。走进餐馆,一眼就能看到公示栏上的星级评定结果,好不好一目了然,不光味道好,价格也便宜,我们消费者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在金街能赏美景、品美食,这是我在国庆假期中的一大美好享受,以后我还要领着家人常来。”到包头金街某饭店吃饭的张先生说道。

近期,为进一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东河区结合餐饮单位星级评定、小作坊品质提升工作,对耐火厂路、包头金街、维多利摩尔城商圈开展“一街两圈”食品安全示范街区创建工作。采取“一站式、四统一”的食品经营管理模式,严把食品安全源头质量关。针对小作坊开展整治提升行动,按照“整治规范、提升示范、淘汰取缔”的工作思路,对辖区221家小作坊进行集中整治和规范。截至目前,为包头金街商户颁发营业执照44户、食品小摊贩备案卡37户,共检查食品经营主体120家,责令整改5家。评定餐饮单位1968家,三星级以上1437家;小作坊完成整改提升84户,建档登记率达100%。

“为更好的了解广大市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焦点,我们还开展了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征集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信息,对得票率较高的食品品种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抽样检测,做到您‘点’什么,我们就‘检’什么,真正让群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的行动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说到底还是要看群众参与不参与、满意不满意。东河区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在政务新媒体平台发布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征集活动信息,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动态播放宣传标语等形式,多方式、多途径宣传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印发各类宣传资料8000余份,发布宣传视频13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信息140条,累计覆盖微信群圈10万余人。惠民,需听民意;群策,才能倾全力。东河区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听民声、畅民意、解民忧、汇民智”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投诉举报快速反应机制,提升“12345”热线处办工作效能。2023年东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办结“12345”热线平台转办群众诉求814件,办结满意率达100%。

食品安全维系万家,关乎全局。东河区将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赵艳茹)

来源:东河区委宣传部

(责编:苗阳、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