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生态环境

野生动物“出镜率”越来越高了

2023年08月31日09:02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多年来,内蒙古持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完善法律制度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保护区网络。随着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增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事例不断涌现——

  “警察同志,我放羊时捡了一只受伤的猫头鹰,你们快来看看!”

  “我捡到两只小鸟,像燕子,好像受伤了,不会飞!”

  “这几天村子里有一只像鹿一样的动物,不是家养的,应该是野生动物。”……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回归绿水青山之中。这期间,总会出现一些野生动物受伤、迷路等意外情况,而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他们的人们便会伸出援助之手,报警、保护现场、联系专业的救助机构等,携手救助野生动物的暖心故事不断涌现。

  随着自然环境改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野生动物的“出镜率”越来越高了。据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救护因饥饿、疾病、受伤迷途的野生动物达1.5万多头(只),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多种共4500多头(只),且每年的数量和品种都在不断增加。

  “7月14日,我们一次性放生了11只野生动物,有9只赤麻鸭、1只狐狸、1只貉。这些都是前期群众发现后打来电话,我们联合县检察院、公安局环食药大队的工作人员去救助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符合野外生存条件后,我们根据每种动物的生存特点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放生。”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科研宣教室主任兼野生动物救助站站长陈雨,说起放生时的一幕,仍然满脸欣慰。“当时,将9只赤麻鸭缓缓放入岱海湖畔,短暂停歇后,它们一边向湖心游去,一边还时不时地回过头来看着我们,望着它们欢快的身影,我们特别有成就感。”陈雨说。

  “刚抱回来的时候,小家伙应该是饿坏了,不停地叫唤,因为担心吃了羊奶会不适应,我们就赶紧到镇上购买了专用羊奶粉给它喂食。”7月初,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东升村村民青格勒图在去往乌兰嘎查途中,发现一只落单的岩羊幼崽,怕遭到狐狸和老鹰的抓捕,青格勒图便将其抱回家喂养。待小岩羊吃饱后,青格勒图便立即联系了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拉特后旗管理站工作人员。

  7月13日,摄影爱好者王女士在大兴安岭拍摄美景途中,发现一只灰褐色“大鸟”无精打采地蜷缩在草丛中。她试探着靠近,这只“大鸟”并没有躲闪,原来是身体受了伤。王女生小心翼翼地抱起“大鸟”将其送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绰尔分局救助。工作人员接到受伤的“大鸟”后,迅速联系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共同对其进行救治。经过专家鉴定,原来这只“大鸟”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林枭。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林草部门、公安机关、救助中心等部门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大力宣传,群众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增强,形成了全民参与、人人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人类面前,任何野生动物都是柔弱的,在它们需要帮助时,我们及时出手,这是最大的友善。”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人高楠说。

  不过,高楠也提醒广大市民,救护野生动物是一件科学性极强,并且具有一系列专业化、系统化流程的工作。没有相关知识的市民在发现野生动物时,切莫贸然出手,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再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救助。

  “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人是关键。动物不会说话,却会用‘脚’为生态环境质量投票。”陈雨语重心长地说。

  多年来,内蒙古持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修订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办法》,下发《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关于建立野生动植物举报奖励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同时,通过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划定并严格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目前,内蒙古自然保护区总数量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均在全国前列,已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保护区网络。

  风景好不等于生态好,生物多样性才是最重要的生态指标。

  绿水青山花海间,精灵相伴舞翩跹。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才是大美。(记者 李国萍)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