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草原文化

战国长城

漫道雄关越千年

2023年08月31日09:09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包头市战国赵北长城遗址。

包头市战国赵北长城遗址。

赵北长城起始点:兴和县大田士沟长城段。

赵北长城起始点:兴和县大田士沟长城段。

包头市九原区梅力更3号烽燧采集的陶片。

包头市九原区梅力更3号烽燧采集的陶片。

包头市青山区前口子烽燧西南坡出土的陶盆。

包头市青山区前口子烽燧西南坡出土的陶盆。

“许季姜”青铜簋。

“许季姜”青铜簋。

包头市石拐区“胡服骑射”文化广场。

包头市石拐区“胡服骑射”文化广场。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枳芨梁乡道试烽燧。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枳芨梁乡道试烽燧。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长城空间分布范围最广,涉及历史时代最多,工程规模最大,分布的地理单元最多样,历史故事最丰富,是我国长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境内修筑最早的长城是战国赵北长城,也称作“赵武灵王长城”。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2020年,作为战国赵北长城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国赵北长城青山区东边墙段”入围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长城历经岁月洗礼,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景观,凝聚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积淀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内涵。

  探寻长城起始点

  春秋时期,列国之间为了相互防御而挖掘界沟,史书中称作“封略”。

  战国时期,随着骑马技术的不断推广,列国之间的疆界演变发展为垒筑的墙体,这种作为国界的长墙就是最早的长城,即早期长城。

  从2009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对战国赵北长城进行调查,项目总领队为张文平。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战国赵北长城卷》中写道,内蒙古境内修筑最早的长城是战国赵北长城,关于这道长城的修建,《史记》最早作了记载,此后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所提及。

  在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学者李逸友先生对赵北长城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为赵北长城的东端在今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青山西麓,终点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布拉格沟口,其在内蒙古境内多为土筑,少量土石混筑,沿线有烽燧、障城。兴和县境内的战国赵北长城墙体划分为25段,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尚有残存。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置云中、雁门、代郡。”

  代,为赵国属地,在今河北蔚县东北宣化境内,赵武灵王于此置郡。

  “阴山”,由大马群山(属东段,在河北西北部和内蒙古边境)、桦山(属南段,在乌兰察布市集宁、丰镇以东,接大马群山)、辉腾梁山、大青山、乌拉山、狼山等山组成。

  战国赵北长城自东向西分布于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巴彦淖尔市4个市,除东部的一小段位于燕山山脉西端南麓外,绝大部分位于阴山山脉南麓,总体呈东西走向。

  李逸友在《中国北方长城考述》中称,战国赵北长城的东端起点在兴和县民族团结乡二十七号村北面鸳鸯河北岸的断崖之上,今兴和县大同夭乡古城村为赵国代郡延陵县旧址,《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的战国赵北长城东起自代,并不是专指起自代郡郡治,而是指代郡的管辖范围之内。

  兴和县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它地处东洋河的上游地带,东西侧均有山脉分布,东面为与河北省尚义县接界的大青山,西面为与察哈尔右翼前旗接壤的低山丘陵区。

  赵北长城由河北省尚义县与兴和县交界处的丘陵山地顶部自东南而来,利用了大青山西南麓一段险峻的山体作为山险;其南部为丘陵地带,常选择山梁脊部修筑墙体,随着地形地貌变化,长城墙体略呈内外弯曲分布,总体呈南偏东北偏西走向。

  蜿蜒于燕山山脉西麓与阴山山脉南麓的战国赵北长城,依山麓而筑,东西横亘,绵延500余千米,是在自然天险下构筑而成的工程浩大的军事工程。

  战国赵北长城墙体及烽燧经历二千多年风霜雪雨,大多隐没于山川、丘陵间,在猎猎长风中述说历史。

  服制改革促交流

  赵北长城墙体由包头市东河区沿大青山分水岭进入石拐区,石拐区的赵长城是现今保留最完整的部分,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稀缺的文化遗产。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无愧武灵王。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1961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考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赵北长城后,创作了这首广为流传的《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战国赵北长城卷》记载: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位时期,于赵国发动了“胡服骑射”的变革,开始向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展势力。当时,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活动的部族有林胡、楼烦等,史书中统称之为“戎狄”。

  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赵国一举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纳入其管辖范围,并沿燕山山脉、阴山山脉的南麓地带修筑了长城。

  相对于赵国以前“属阻漳、滏之险”修筑的赵南长城,这道长城一般被称为赵北长城,亦称作“赵武灵王长城”。

  赵武灵王勇于革新,认为“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他发现,北方部族的窄袖短袄,在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时都比较方便,而地处中原的赵国,军服多为宽衣博带、宽袍大袖,行动起来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了战斗能力。因此,赵武灵王萌生了“吾欲胡服”的想法。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在全国推行胡服之制,并带头穿起了胡服。其主要形制为着短衣、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随后,赵武灵王又主导进行了骑射、兵制改革。他命将士习骑马、练射箭,并模仿胡骑,重整装备。《战国策》记载,赵武灵王认为“今重甲循兵,不可以踰险”,于是决定改重甲为轻甲,下令军队以皮质铠甲取代铜铁铠甲,提高行军效率和士兵作战的灵敏性。

  赵国有着“国有固籍,兵有常经”的传统兵制,赵武灵王打破“固籍”,不分地区,以优厚的待遇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会骑马射箭的人充实骑兵队伍。

  他还撤销原阳(今呼和浩特东南)军队的旧编制,把原阳作为训练骑射的基地,将北部边疆的步兵、车兵改编为骑兵加以训练,即史书记载的“王破原阳,以为骑邑”。

  因胡服轻便实用,很快就从军队流传到了民间,促进了古代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互鉴。

  赵国实施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改革后,国力日渐强大,向北设置云中、雁门、代郡行政区,管辖范围扩大到今河套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采用了部分赵国服制。魏晋以后,南北方交融日益广泛,胡服之制空前盛行。隋唐时期,胡服不仅用作常服,还可用作公服及朝服。

  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赵北长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结晶,也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在河套地区交融的见证。

  青铜礼器述融合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东南部战国秦汉长城卷》记载:1942年,李文信、佟柱臣两位先生在对当时热河省赤峰县的田野考古调查中,发现位于今赤峰市区北部有部分长城段落,认为是战国时期燕国修筑的长城。

  燕国是现在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南隅。《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这是史书中首次有记载的修筑长城史实。

  战国燕长城在内蒙古境内主要分布于赤峰市,墙体总长度为132公里,燕国先后筑有南长城和北长城。南长城即易水长城,在今河北省境内,北长城即燕北长城,在今赤峰市境内。

  燕国修筑燕北长城以后,在北方设置了辽东、辽西、渔阳、上谷、左北平五郡,今赤峰地区东部及东南部为辽西郡所辖,南北及西南则为右北平郡所辖,他们成为战国时期的北方重镇。

  燕国长城,开创了我国修筑长城的营造格局,为我国长城修筑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因地形,用制险塞,便于攻战;列亭台,候望所居,利于瞭望;设嶂塞,山中扼关,便于据守;筑城堡,按扼全线,利于屯住,调遣戍卒。

  1985年从赤峰市宁城县小黑石沟墓葬出土的一件青铜簋,现藏于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据考证,这件青铜簋是春秋时期许国(今河南许昌)铸造,簋是商周时期重要的青铜礼器和食器,主要盛放煮熟的黍、稷等。

  许国与出土这件青铜器的赤峰相隔数千里,从中原传到北方边陲,故事就记录在青铜簋底部的16字铭文中:许季姜作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赤峰小黑石沟地区位于燕北长城区域,东胡族在这里游牧驻牧,许季姜簋在小黑石沟墓葬中出土,从“许季姜”青铜簋和其他器物的组合可以看出,小黑石沟墓葬内中原青铜礼器与北方系青铜器的共存,包括出土的大量反映文化交融的器物,都是当时民族融合的生动写照,是中原地区与北方地区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我国古代历史名人伯夷叔齐的故事,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实现了文化上的互鉴融通,展现了中华文明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武峰)

  (图片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赤峰文博院、包头市文旅局提供)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