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用生态底色绘就发展绿色

2023年08月18日10:41 | 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
小字号

  初秋时节,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霍寨沟内生机盎然,深深浅浅的绿意,与山间清风和淡淡花香迎面拂来,令人无比惬意,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区域。

  动用大型机械100余台,将霍寨沟采矿企业的6个采矿点、每个采矿点近20米的深坑进行回填,倒运土方75万立方米,平整采矿废料占用地17万平方米,回填种植土1.8万立方米……回民区全面启动了大青山霍寨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工作。

  一边保护一边修复。霍寨沟生态环境变化的背后,是一代代回民区人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坚持不懈整治生态环境、播种新绿收到的生态建设成效。

  长期以来,回民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及时修订完善环境保护等相关条例,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做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先后实施了游园绿化工程、新110国道绿化工程、段家窑生态林、经济林建设、山体修复项目、霍寨沟矿坑生态治理等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工程(回民区段)项目,以及清洁能源、低碳现代绿色产业体系、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和天然林保护等一大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一块块生态短板不断补齐,城区“颜值”和“气质”持续提升。随着生态环境治理逐步深入,回民区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八月的回民区田野乡畴,蔬果绿树掩映,屋舍俨然,与远处的巍巍大青山遥相呼应,大自然的画笔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水墨丹青画。

  山清水秀的回民区,森林资源丰富。回民区紧紧围绕首府打造“美丽青城、草原都市”、建设回民区“文化旅游特色发展城区”目标,依托大青山前坡回民段146平方公里生态绿带及丰富的林下经济业态和“杏坞番红”历史文化的人文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乌素图“大杏”品牌效应,高标准规划建设大青山前坡万亩杏林基地;并以万亩杏园综合体为核心,先后引进种植美早大樱桃、美国红番桃、和田玉枣、早酥红梨、大果海红等果树新品种,探索种植100亩桑葚,升级打造特色项目——乐谷丰综合性农业观光产业园,实现品种多样性。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延伸林业产业链,带动林药、林鸡、林果等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快速发展。

  在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同时,回民区还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现代农业、农文旅融合等业态。打造“杏福树下”特色品牌,以杏为主品类,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生态农文旅”发展模式,形成了以8.3公里村路为主动脉,沿线50余家独具特色的农家乐为末梢神经的“种植+观光+休闲+民宿+露营”多元化特色农文旅融合的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地增绿、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每年6月份,位于段家窑班定营村的春华园——回民区桑产业示范基地都会吸引一波又一波的市民前来采摘桑葚。一颗颗饱满肥硕的桑葚,惹人喜爱,空气中传来的阵阵果香,令人垂涎。

  谁能想到,这处占地面积50亩的桑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前是一片状态为河滩砂卵石的空闲荒地,约三分之二土地上面覆盖有建筑垃圾,无法直接耕种。经换土改良,平均覆盖种植土1.5米,如今,昔日的空闲荒地变成了回民区极具发展前景的桑产业示范基地。

  采访中,回民区攸攸板镇段家窑村民委员会书记李文辉告诉记者,通过引导广大农户种植和发展桑产业,打造回民区地域性标志产品“段家窑菩提桑”,不仅可以达到调整经济林种植结构、降低气候灾害影响、稳定果园收入的效果,还可以实现美化环境、振兴乡村产业,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美好的生活,从来不止于经济,还在于舒适的人居环境、宜人的生态产品。

  乘着清晨凉爽的微风,在回民区居住的六旬老人马红霞和老姊妹马淑云如往常一样在乌里沙河河岸一起散步。

  “这两年我家周边环境发生了大变化,以前河边环境差,经过治理,现在水清了,水鸟飞回归了,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了。”提起家门口的改变,马红霞和马淑云都有说不完的话。

  乌里沙河回民区段是首府环城水系西河上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快速路北段沿线的重要景观节点。在上世纪90年代,乌里沙河的水质恶劣,河水断流,河床干涸。

  近年来,依托市委、市政府对环城水系的提升改造工程,回民区对涉及区域南北长900米、东西宽200米范围、总面积281亩的乌里沙河河段进行了重点治理:对河道周围进行拆建并疏浚河道、兴建带状公园、绿化;结合乌兰夫公园实施的改造提升工程和新华西街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对乌兰夫公园南侧房屋实施拆迁改造,对一中后街周家巷、坚强巷棚户区地块进行征拆,乌里沙河及周边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河岸的垃圾没有了,水质变好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绿色发展理念已经贯穿于回民区发展的各领域。当下的回民区,正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实心干事、科学作为,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记者 祁晓燕 通讯员 李珍)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