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七治”久久为功 逐绿步履不停

2023年08月14日11:55 |
小字号

盛夏的乌海,绿意盎然的风光让人应接不暇。市民信步城市绿道,感受着“路在湖旁延、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景色。今年是乌海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以绿色为发展风向标,乌海市正持续将“绿色”融入城市发展血脉。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乌海市牢记嘱托,综合施策、精准治理,打出“七治”组合拳。

重民生,从民意。治气、治矿、治水、治企、治路、治车、治场同步发力,让绿色成为承载居民幸福指数的底色。目前,乌海市正围绕“1+7”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相关内容,切实发挥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考核“指挥棒”作用,围绕重点难点,加强督办检查,全力推动乌海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治气,让空气更清新

在乌海市,“空天地一体”立体大气监测体系让环境监测实现了“测管治”一体化协同运作。工作人员紧盯屏幕,实时分析预判,开展预警、指挥调度,做到“一张图”环境形势研判、“一张图”重点任务调度、“一张图”环境状况统揽,有效提高了乌海市对小尺度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现、溯源、预警和治理能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治气,让空气更清新。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关乎民生的硬仗。今年以来,乌海市深化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依据国家新发布的玻璃、电石、石灰等行业标准,组织工业企业开展提标改造工作;全面加强扬尘污染管控,治理矿区排土场、裸露地块等易起尘部位,累计铺设草帘或喷洒抑尘剂1395万平方米。全市矿业企业矿区边界、厂界全面安装自动监测设施,加大扬尘污染管控力度;积极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市生态环境局督促各涉异味企业按照“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开展全面治理;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强化区域协调,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

治矿,让矿区更美丽

7月的骆驼山矿区,一座座矿山身着“绿装”。各企业合理、集约、高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努力用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治矿,让矿区更美丽。近年来,乌海市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促进者,让生态环境保护这一“源头活水”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乌海市印发《乌海市露天矿山排土场专项整治攻坚方案》,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治理、排土场连片治理、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等工作;结合治矿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矿山整合和绿色建设;强化火点扬尘治理和生产作业扬尘管控。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有序开展露天煤矿火点、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同时,利用矿区环境智慧管控系统,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生产作业和装卸运输环节抑尘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矿区扬尘污染。

治水,让河湖更清澈

市倍杰特环保有限公司位于乌达产业园,在这里,来自园区企业循环排放的污水和乌达城区的生活污水经过一道道处理工序,变为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网冷却、绿化灌溉、消防等,通过专业化管理、调配,实现废水的综合利用。

治水,让河湖更清澈。乌海市不断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城镇和工业污染防治,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机制化,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做好重金属污染源头管控;持续巩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果。今年一季度,黄河乌海段总体水质类别为Ⅱ类,水质状况优。乌海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4座园区污水处理厂在线达标率均为100%。

治企,让发展更可持续

近日,在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中水回用项目建设现场,工作人员加紧调试设备,为试运行做准备。项目投入运行后,将实现全厂工业废水“近零排放”。“为实现生产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我们通过冷凝液回收、新建脱盐水加超浓水装置等一系列技改项目,将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提高企业整体水污染治理水平。”公司副总工程师孙涛说。

治企,让发展更可持续。乌海市加快推动焦化产业整合重组升级,坚持绿色发展,在工业企业中推广工业节水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今年,乌海市各企业计划实施15项节能节水技术改造,一季度已完成节能技术改造4个,预计节能5.05万吨。

为增强产业园承载力,乌海市不断推动产业园区焕新提质工作,推进园区低碳发展,提升固废渣场承载能力,同时,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环境减负。

治路,让路域更整洁

在乌海市城区、农区和各产业园区,每日有洒水车为道路降尘。干净的路面、茂密的绿化带使人倍感舒适。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乌海市按照《乌海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部署,进一步细化治路工作方案,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做好土路口封闭治理工作,开展道路硬化美化,加强矿区道路路域环境治理;抓好矿区、园区道路清扫保洁,全面推行“路长制”,有效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实现城区、农区、矿区、园区道路清扫养护管理全覆盖、无盲点。

治车,让城市更环保

乌海能源公司苏海图煤矿是乌海市首家“油改电”新能源运煤车辆试点单位。去年,苏海图煤矿与乌海海易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作,用30台电动重卡代替60台燃油重卡。这些新能源运煤车辆既没有刺耳的马达轰鸣声,也没有车尾的滚滚烟尘,是乌海市不断推广绿色高效新能源运输模式的一个缩影。

治车,让城市更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做足“加法”,更要做好“减法”。乌海市不断强化超载、超限治理,根据车辆运输特点和运行规律,加大易发时段和违法多发路段的执法巡查力度;加快治超站点改造建设,高质量推进道路交通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扩充科技治超的应用覆盖面;大力推广“新能源+散改集”,以治理超载超限、“散改集”、推广新能源车辆为目标,切实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减污降碳。

治场,让环境更洁净

曾散乱堆放的渣山,一度为乌海市生态环境带来沉重负担。经过整治,如今这些被重新规划、覆土绿化的渣山,为地区地质环境治理与转型提供了发展样板。

治场,让环境更洁净。乌海市积极开展治场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煤炭洗选企业生产,洗选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设备逐步配齐。今年以来,乌海市先后组织召开治场工作暨洗选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3次,下发督办函7份,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先后出动检查人员140余人次,检查企业79户次,发现问题50余条;推进煤炭洗选行业高质量发展,明确淘汰关闭一批、保留整合一批、提升改造一批清单。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场不容回避的硬仗,奔着问题去才能解决问题。乌海市将继续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奋力谱写生态乌海新篇章。(曹艺)

来源: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