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雕画:以皮为纸 以皮做画

郭秀莲工作中。
皮雕画《孔雀图》。
皮雕画《富贵吉祥》。
皮雕画《民族大团结·安代舞》。
皮雕画《百福图》。
皮雕画《清明上河图》(局部)。
2021年,皮艺(蒙古族皮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其中蕴含着很多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元素和智慧。进入新时代,呼和浩特市的蒙古族皮艺非遗传承人贾宏伟和他的弟子郭秀莲等人,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与时俱进,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再次焕发新光彩。
历史悠久 承载文化
蒙古族皮艺,又称皮雕画,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使用皮革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一种雕刻艺术,它的演变与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早在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已经使用石制工具捕获动物并食其肉而用其皮。《礼记·礼运》记载:“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
周代设有“金、玉、皮、工、石”五官,其中的“皮”就是专门管理皮制品的官吏;而“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中的“革”,就是用皮制成的鼓,是我国古代主要的乐器之一。战国时期,《淮南子·厚道训》中道:“匈奴出秽裘”;《南匈奴传》又载:“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北匈奴遣使者至汉京城洛阳汞马及裘”。可见,当时的匈奴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制裘水平。
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进步,宋辽时期,蒙古族人们不仅制作一些皮衣、皮靴、皮囊壶等生活用品,还在皮革上雕刻文字、记录事件,这便出现了最早的皮雕作品。
元代,蒙古族皮雕所用的皮革原料逐渐广泛,有羊皮、熊皮、香牛皮等等。军队普遍身着牛皮制成的铠甲,蒙古族人民普遍穿蒙古靴。到了清朝,蒙古族皮制品在雕刻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装饰性,运用刺绣、贴花、镶嵌等工艺在皮制品上镶嵌珊瑚、银饰等物品。清朝以后,蒙古族皮雕艺术便开始渐趋式微。
祖辈传承 后代创新
今年42岁的贾宏伟是皮艺(蒙古族皮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出生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一个皮艺世家。
他从儿时起,便耳濡目染父辈的皮雕画制作技艺,长大后,开始在传承中探索非遗与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
贾宏伟说,皮雕画主要是在手工鞣制皮革的基础上进行皮质雕镂、镶嵌,制作难度大,其表现形式有透雕、浮雕,图案有简有繁。皮雕对皮革材料的要求很高,需要精挑细选,要用毛孔细腻、有厚度的牛皮。制作皮雕首先是造型的描绘,然后是技能性的雕刻,雕刻制作中要慢而细,不能有丝毫差错,雕刻造型完成后是染色,染色也是一件细心活,最后进行皮雕的组装配套和镶嵌宝玉石,使皮雕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工艺流程是皮雕画的核心,也是考验一名工匠手艺人的重点。”贾宏伟说,好的皮雕画首先要选用上等黄牛皮,之后再经过润湿、描绘踏图、敲压轮廓浅浮雕、染色、镶嵌填充立体效果、装裱等工艺流程,这套工艺高度融合了皮雕画的各种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皮艺整个画面看上去层次分明、跌宕起伏,线条流畅、明暗对比突出,而且色彩用料丰富,加上镶嵌缝串的工艺,实现了画面色彩与浮雕工艺的高度融合,达到了皮雕画极佳的画面展示效果。
皮雕画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表现二人台场景的,有表现黄河两岸各族人民生活场景的,有表现繁盛艳丽牡丹花的,有表现展翅翱翔的雄鹰的,有表现骄傲美丽的孔雀的,总之,凡是纸上可以绘画的, 也都可以用皮雕画表现出来。
潜心钻研 技艺精湛
今年45岁的郭秀莲是皮艺(蒙古族皮艺)呼和浩特市级非遗传承人,贾宏伟众多弟子中的一员。
2003年,她从内蒙古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经同学介绍,向贾宏伟学习皮雕画制作技艺。
“尽管我有美术功底,但是,在牛皮上作画和在纸上作画不一样,刚开始感觉很难,不仅绘画步骤不一样,而且,皮画不允许出现差错,必须要一次成功,因为画错了不能弥补。”郭秀莲说,仅就在牛皮上绘画,我就学了二三个月。
学习任何一项技艺,必须能坐得住、静下心,郭秀莲就是一个能静心久坐的人。
学会在牛皮上作画,仅仅是学习皮艺技艺的入门功夫,最难的是在牛皮上雕刻,“皮雕我学习了两年,刚开始先练习走线,之后再练习錾花纹,太枯燥了,每天‘铛铛铛’,肩膀酸痛,手抖得握不住工具,不过,我都咬牙坚持了下来。”郭秀莲笑着回忆。如今20年过去了,郭秀莲已经成为了贾宏伟的得力助手,继续在皮雕画的发展创新上深耕探索。
在蒙古族皮艺传习基地,《清明上河图》(局部)皮雕画可谓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它长210厘米、宽75厘米,整体色调呈牛皮本身颜色,完整复原了原画中房屋、流水、拱桥、树木以及各种人物的形态,完美体现了画中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
“这幅画主要运用的是雕刻技法,先从左上角开始,然后一个个往下走,明暗关系一定要表现的恰到好处,立体地表现出房屋、拱桥、人物、木车等特点。你看,屋顶的瓦砾表现得多细微。”郭秀莲说,这是2000年,在贾宏伟老师的指导下,她用时半年完成的。
现在,像贾宏伟、郭秀莲一样的皮雕画匠人不断创新,把皮雕技艺运用在了抱枕、餐垫、手链、腰带、胸针、耳饰、钱包、手机壳以及皮包、鞋等上面,让皮雕画走进日常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皮雕画之美。(记者 高瑞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