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题

内蒙古通辽市:“面对面”把脉问诊 “点对点”出谋划策 全力保障重点企业用工

2023年07月24日11:07 |
小字号

“有食品行业经验的管理人员年薪8万-10万元……”

“公司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还免费提供吃住……”

“我们能接受劳务派遣的方式来招工……”

7月21日,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携1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奈曼旗召开重点企业园区对接就业工作座谈会,与内蒙古(奈曼)经安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兴固科技有限公司、奈曼旗牧原肉食品生产有限公司等7家当地重点企业就用工需求、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方面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深入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全力保障重点企业用工。

“企业发展越来越好,市场变化也越来越快,而且我年纪也大了,就想要一个懂技术、懂食品行业的综合型管理人才,能全方面管理公司,为我们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内蒙古白音杭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白秀枝一边介绍企业基本情况一边提出用工需求。

内蒙古白音杭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白秀枝介绍奶制品产品。包乌兰摄

内蒙古白音杭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白秀枝介绍奶制品产品。包乌兰摄

今年以来,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携通辽市人力资源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入霍林郭勒市、开鲁县、奈曼旗等地,与当地企业开展多次“面对面”沟通交流,架起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企业的桥梁,做好纽带作用,有效帮助重点企业健康发展。上半年,通辽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劳务输出2291人,其中,点对点输出178人,为通辽市农村牧区转移就业劳动者推荐就近就地就业1342人。

“在咱们奈曼旗就业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发布用工信息、召开现场招聘会、组织村级劳务带头人到企业参观等方式,极大地帮助企业缓解了用工问题。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08家,安置就业7500余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安置就业4600人。”通辽奈曼工业园区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边鹏飞介绍。

近年来,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持续深化就业服务供给,促进人岗有效匹配,通过加强就业供需服务,多渠道、多方式、多维度拓宽岗位供给渠道,做实“就业需求、岗位供给”两张清单,搭建高水平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体系。同时,深化劳务合作机制,搭建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平台,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下一步,通辽市就业部门将持续加大对企业用工需求的摸底排查,一方面完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加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合作力度,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向宏说。

据统计,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主动对151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摸排,掌握用工需求5862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685人。(包乌兰)

来源:通辽市人社局

(责编:张聿修、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上半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据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约4728.6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40%,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区口岸客运量121.8万人、交通工具67.7万辆,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516.7%、281.3%。…
解码深度践行“两山”理念的兴安盟样本
   纵观古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延宕千年仍生机勃勃。 作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安盟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 阵痛与希望相伴,困惑与思考同在。跨过绿水青山、穿越碧草蓝天,兴安盟以实干担当之态、饱蘸绿意之笔,践行把生态“放在首位”的使命,书写勇当“两山”转化探路者的责任。 在全区率先发布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成果,在全区率先实施“林草长制”,建立全区首个实体化运行林草执法协作机制,全国首个单体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基地建成投产……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兴安盟用更多的绿色笔墨作注脚。 今日,本报推出调研报道,探寻兴安盟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地以更大格局坚持守好生态“财富”的生动实践;追溯兴安盟着力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在更深层次推动“两山”价值转化见行见效、走深走实的深刻变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