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跨境运输模式促策克口岸过货量稳步增长
一季度累计进口煤炭331.55万吨 贸易额24亿元 过货量创历年来新高

4月12日,笔者在策克口岸浩通海关监管园区看到,一辆辆AGV无人驾驶自动导引运输车,运载着从蒙古国进口原煤的集装箱沿规定导引路径行驶,并停靠到指定地点,地面人员操控吊装车辆,迅速完成集装箱装卸,现场一派忙碌景象。为保障中蒙两国边境口岸顺利运行并提高过货能力,今年以来,策克口岸加快“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采取多种跨境运输模式,实现智能化通关,不断促进口岸贸易量稳步增长。据统计,截至3月31日,策克口岸累计进口煤炭331.55万吨,贸易额24亿元,一季度口岸过货量创历年来新高。
“AGV无人驾驶智能跨境运输项目目前正在测试运行阶段,共投入10台AGV。AGV采取油电混合动力形式,不需要司机驾驶,通过远程程序控制沿指定路线进行运输,是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的运输新模式。”策克口岸浩通能源有限公司AGV项目现场负责人耿自宽说。
据了解,AGV线路北起蒙古国西伯库伦口岸AGV集装箱海关监管园区,南至中国策克口岸浩通海关监管园区,正线长约1.6公里。AGV通道全程用网围栏进行封闭,铺设有导航磁钉,并安装局域网基站与中心控制室设备。AGV自动导引运输车装备有电磁或光学自动导引装置,通道两端接入中蒙两国海关监管园区,形成一个独立的跨境运输闭环作业区域,通过先进查验技术及设施设备的应用,策克口岸建立起全流程智能化监管运行体系。
据统计,AGV无人驾驶智能跨境运输项目自测试运行以来,已完成1263车次中蒙园区间循环运行,日均运行30车次,运输煤炭2100吨。耿自宽告诉笔者,近期新运抵口岸的13台AGV正在调试中,后续将陆续投入运行,进一步提高策克口岸通关过货能力。
为了将策克口岸打造成为全国首个使用基于5G环境下的量产级、高可靠性无人集卡(无人驾驶集装箱重型卡车)的智慧口岸,内蒙古中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投资约1.8亿元,共同研发了智能驾驶重卡跨境运输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约9000万元,研发智能驾驶重卡10辆,建成中方专用5G基站12座,购置集装箱1500个。
“该项目自去年年底启动至今,目前正在全流程远程驾驶模式试运行中,投入试运行的5辆智能驾驶重卡在驾驶技术和安全运行方面表现稳定,3个月内已完成运输总量10.6万吨,共计723车次。”内蒙古中策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岩告诉笔者,今年7月,智能驾驶重卡将有望实现在策克口岸限定区域内无人驾驶运营,同时在原有10辆的基础上再研发10辆,实现运行管理一张图、智慧验放一体化、消杀管控一条链、远程指挥一站通“四个一”的口岸智能化通关新模式。
“策克口岸是全区首个实现以AGV无人驾驶、智能重卡两种方式试运行跨境煤炭进口运输的口岸,以‘跨境运输+集装箱吊装+AGV无人驾驶’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通关过货,将进一步提高策克口岸通关贸易便利化、高效化水平,优化通关贸易环境,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促进通关过货量稳步提高,为口岸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口岸事务局副局长白戈力说。(闫琛琛、张春生、田佳龙)
来源:阿拉善盟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内蒙古:2023年秋季学期起将全面推行“入园入学一网通办”
- 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14日电 (寇雅楠)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消息,为解决家长在入园入学报名过程中,多处跑、跑多次、材料多、程序繁等问题,近日,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七部门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入园入学办理一件事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自2023年秋季学期起,内蒙古将全面推行“公办园入园”和“义务教育入学”一网通办,预计今年秋季将服务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44万学生入学申请办理。 《指导意见》从报名准备、数据共享、招生实施、线下报名等4个招生工作阶段,明确了教育与公安、自然资源、住建、人社、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部门的分工职责。…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