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生态环境

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2023年01月15日08:54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候鸟栖息乐园。

候鸟栖息乐园。

草原美景。

草原美景。

锡林河九曲湾美景。

锡林河九曲湾美景。

农防林建设。

农防林建设。

沙地恢复勃勃生机。

沙地恢复勃勃生机。

浑善达克沙地中的绿洲。

浑善达克沙地中的绿洲。

  近年来,地处祖国北疆的锡林郭勒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生态优先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追求,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扩绿、护绿、活绿协同发力,努力在千里草原筑起绿色长城。

  守护好这片苍翠,事关锡林郭勒盟发展,更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创建成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是锡林郭勒盟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际行动。

  构筑绿色长城 交出满意生态答卷

  近10年,锡林郭勒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将生态保护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编制实施全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全力抓好草原生态修复、沙地综合治理、水系湿地保护等国家确定的重点工程和国土绿化行动,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环境总体退化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实现“双增”,沙化土地面积和沙化程度实现“双减”。2011—2021年,全盟草原平均植被盖度为46.19%,产草量58.82公斤/亩,比2000—2010年增加5.85个百分点和19.24公斤/亩,多年生牧草种类增加,群落结构趋于合理。同时,全盟沙地面积减少到8835万亩,与2010年相比减少42万亩,其中流动、半流动沙地面积减少到710万亩,减少334万亩,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建成了长420公里、宽1—10公里横跨5个旗县的林草生态防护体系,有效遏制了沙地的扩展蔓延。

  在锡林郭勒大草原,浑善达克和乌珠穆沁两大沙地横贯东西,分布面积5295万亩,占盟域面积的17.4%,以沙地治理为主的草原生态修复是巩固好“天然不动产”的重点。

  如今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已实现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巨变。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的正蓝旗,66%的国土面积被浑善达克沙地覆盖,作为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当地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等一系列项目工程,推行草畜平衡与休牧、禁牧、轮牧“三牧”制度,采取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围栏封育等生态修复措施。经过10年治理,浑善达克沙地重度受损地区基本得到有效治理,流动、半流动沙地基本固定,野生动物数量、生物种群有所增加,草原植被状况正在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据了解,盟级财政每年安排3500万元,以每亩补助30—65元的标准,对浑善达克沙地小扎格斯台重度沙化区等4个重要生态功能区,试点实行特殊保护措施,生态恢复明显,深受基层干部和牧民认可。

  作为生态安全屏障的锡林郭勒盟,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生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多年来,该盟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自然修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遵循植被生长规律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重点治理重度退化沙化区,提前干预中度和轻度退化沙化区,提高生态修复治理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长效性。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森林抚育、造林补贴等项目支撑,以6个百万亩(樟子松、沙地榆、灌木柳、水源涵养林、低效林改造、重度沙化区治理)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实施退化草原、两大沙地、三个水系等重点区域修复治理。

  2022年,面对疫情冲击等复杂形势,锡林郭勒盟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努力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年内完成种草任务277.9万亩、造林任务40.5万亩、荒漠化治理任务70.5万亩,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250.4%、133.5%、121.2%,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全面推进,森林资源规范管理,草原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防治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内,16.5万亩湿地纳入自治区重要湿地。衔接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和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和造林绿化空间调查评估入库工作,为进一步加快生态保护建设创造条件。在大战大考之年,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让小康底色更加亮丽

  2022年,锡林郭勒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创新创优,全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2022年1—11月,锡林浩特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7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下降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4%,较2021年上升3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率为0(剔除沙尘天气);圆满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预计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仍保持全自治区第一。

  该盟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加大“散乱污”工业企业排查和整治力度,实现了“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加强柴油车环保达标监管,在主要路段安装了3套机动车尾气固定式遥感检测系统,配备了1辆移动式遥感监测车,全年共检测柴油车79181辆,完成了秋冬季监督抽检柴油车数量比例不低于总数50%的目标任务。同时,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监管,将309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录入监管平台,发放环保牌照2532台。深入推进面源污染治理,严格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全面推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综合利用,全盟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9%;严格施工扬尘监管,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以上,其他旗县(区)均达到60%以上,实现自治区目标要求。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更新完善了应急减排清单和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细化了重污染期间停产、限产、限排生产企业应急减排措施,实现“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完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41家纳入自治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排气口高度超过45米的高架源企业,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并接入监控平台;水泥、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全部严格按照排污许可管理规定安装和运行自动监控设施;全盟空气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传输数据真实有效。

  2022年,锡林郭勒盟列入国家地表水考核的滦河大河口、滦河白城子、锡林河、乌拉盖河奴乃庙水文站4个断面平均水质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无劣Ⅴ类水质;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稳定。特别是2022年1—9月,该盟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同比变好,变化程度-12.95%,变好情况排名全国第24位,首次进入全国前30。

  2022年,锡林郭勒盟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控制在自治区要求范围内,全盟无污染耕地,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该盟开展固体废物领域环境管理提升年专项行动,加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更新全盟土壤重点监管单位清单并公开。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40家在产企业全部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纳入排查清单的22家在产单位全部完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同时,加强建设用地优先管控名录污染地块监管和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对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农村牧区,采取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方式,在9个行政村以户为单位建成了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022年,该盟争取自治区农村环境专项资金298.44万元,用于支持镶黄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年完成了3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完成率100%。

  在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该盟完成全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锡林郭勒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在全区12个盟市中率先通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专家评审。同时还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完成危险废物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质效评估、固体废物涉税信息共享,形成全盟尾矿库环境分级监管清单,全盟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推进矿山治理 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锡林郭勒盟,草原辽阔美丽,天蓝水碧山青,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一部分;锡林郭勒草原,自然条件禀赋,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级的煤电基地。

  美丽与发展同行。近10年,锡林郭勒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是保证绿色矿山建设成效的基本保障。2014年以来,该盟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意见》《锡林郭勒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以奖代补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锡林郭勒盟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逐步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机制、考核问责机制、财政补助项目及资金管理机制,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有序落实。同时,立足盟情制定了《锡林郭勒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十三五”规划》和《锡林郭勒盟绿色矿山建设规划(2018-2035年)》,明确全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以及完成时限,确保治理工作有的放矢。

  目前,锡林郭勒盟已构建形成盟委、行署统筹指导,各旗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各大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上手,各级自然资源等行业主管部门主动领战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格局,深入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来到位于锡林浩特市的胜利西三矿,站在胜利矿山公园南观景台上,可望见全封闭式条形储煤仓及皮带运输长廊,像一条蓝色的玉带,镶嵌在西南方向到界边坡上。“采煤不见煤,存煤不露煤”,不仅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其绿色开采、绿色应用的生动实践。从2020年9月开始,胜利西三矿绿色矿山建设按下启动键,截至目前,共计投入3.7亿元用于绿色矿山建设,累计治理面积约2.7平方公里,矿区绿化覆盖率达100%。

  据了解,2014年以来,锡林郭勒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促进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并在2020年度获得了“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突出贡献奖”。

  矿山不仅要绿,矿产资源利用更要科学化。为了深入推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该盟还引导矿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对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矸石综合利用率、废水循环使用率,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引导矿山企业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改进工艺路线,推广高效、低耗、低污染的新型冶炼技术和装备,降低产品单位能耗;引导矿山企业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为引领,简化系统、优化工艺、提高效率,加快推进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提升矿山企业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绿色矿山建设没有终点,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2022年,锡林郭勒盟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对已通过第三方评估的绿色矿山开展了检视自查和“回头看”工作,将后续治理工作不力、存在超层越界违法行为的矿山企业移除绿色矿山名录库,坚决杜绝绿色矿山“不绿”问题。

  守护矿山“绿”底色,补益生态金银山,只有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设绿色矿山,才能有效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今后,锡林郭勒盟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有效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各项措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察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巩固提升矿山企业综合整治成果,进一步改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绿色、健康、持续发展。(巴依斯古楞、刘博、程泽)

  (图片由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