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兴 安 盟

用民生“温度”增加幸福“热度”

——科右前旗打造宜居环境提升民生福祉

2022年11月09日19:43 | 来源:兴安日报
小字号

路宽了、灯亮了、环境美了……走进科右前旗,绿色、宜居的城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近年来,前旗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打造城乡新亮点,塑造城乡新形象,不断提升城乡品质,推动城市建设提标改造,让人民群众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触手可及的幸福

前旗阿力得尔苏木海力森嘎查百年古榆旅游度假村的夜晚,繁星闪亮、灯火通明。村里新添了10户家庭式民宿,一些来自北京、长春、齐齐哈尔等地的旅游车辆停放在民宿前。“十一”期间,游客涌进小村,民宿一房难求。

路网通达,不仅改变了农牧民的生活,还让非农收入节节攀升。据了解,前旗新址沿G302、G207两条道路,有餐饮企业和民宿300余家,农牧民户均收入8万余元。去年全旗旅游收入8.57 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亿元。交通的便捷为棚蔬产业、特色种养殖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平安村番茄、巴达仍贵大米、乌兰毛都草原羊等成了前旗特色产品销售招牌,全旗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3年的5745元增长到2020年的1431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0年间增长近3倍。

数据显示,2012年,前旗公路总里程2775公里,139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到2022年,全旗公路总里程3406公里,229个嘎查村(社区)全部通硬化路。有了“纵贯南北,横联东西”的交通路网,沿线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布局特色产业,“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落紧密联结,农耕之美、田园之美、自然之美和传统之美吸引了四方游客。

造福于民的建设

近年来,前旗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下足了功夫。

环境蝶变处处新,幸福家园更宜居。前旗以“绿色”为底色,以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转型发展核心区为目标,把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对城区道路、河岸、公园等地进行特色打造,提升城市品质,让美景无处不在。

在前旗梅园路、归流河生态公园、植物园等地,金色的树叶随风飘落,成为秋日里的亮丽风景。家住兴科三期的居民那日苏有每天早起室外锻炼身体的习惯,他说:“要想有个好身体,不仅要坚持锻炼,还得有个好环境才行。城市里的绿化多了,空气自然就好了,心情美了,身体也越来越棒了。”

近年来,前旗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不断提升园林绿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全旗城区绿地总面积达到543.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1.73%,人均绿地面积115.63平方米,公园总面积115.1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5平方米。

眼见为实的蜕变

11月的前旗,14个苏木乡镇228个嘎查村处处释放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红利”,上演着生态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美丽乡村“蝶变记”。 

“我们村环境越来越好了,看着到处都很干净,心里也敞亮。”前旗居力很镇红心村村民李成林对居住环境赞不绝口。红心村的可喜变化“归功”于物业化管理,自从村里将卫生服务“外包”给物业公司,一天一检查、一月一考核、一季度一评比,严格正规的管理模式让村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脸上笑开了花儿。

一村一个样儿,各有各的招儿。巴日嘎斯台乡义和村推行网格化管理,村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45名村民代表、党员和积极分子任网格员,每人带动4户至8户村民,走村入户宣传政策,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清扫房前屋后垃圾,分片区清理街道。垃圾杂物消失了,路面整洁了,环境好了,村民每天晚饭后都要出来转转。“我们农村现在不比城里差,环境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还有小菜园,没事出去散散步,跟左邻右舍唠唠嗑,多好啊!”谈起现在的生活,巴日嘎斯台乡义和村村民王彩芹话语中是满满的幸福感。

居住环境的每一处细微变化,都为居民的生活带来惊喜和便利,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一盏盏路灯点亮街道,公园广场点缀其中,人居环境越来越美,群众生活幸福安康,前旗用民生“温度”增加幸福“热度”,让居民感受到了前旗快速发展的“脉动”。

近年来,前旗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好绿色生态文章,实现了经济优势、社会效应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前旗人民的“生态不动产”“绿色新家园”。(李烨琳、萨其茹拉)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