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巴彦淖尔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巴彦淖尔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2年11月01日08:45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0亿斤左右。 乌梁素海天蓝水清。 全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 中欧班列吞吐货物3.5万吨,居自治区首位。

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达到542.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居自治区首位。

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达到542.3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居自治区首位。

  十年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连日来,从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到设施农业生产区,从机关事业单位到基层社区,巴彦淖尔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大家纷纷表示,坚决拥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大道上阔步前行。

  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体现新担当

  苇草摇曳,湖水幽鸣,鸟儿欢唱,深秋的乌梁素海美得让人心醉。这片水域面积293平方公里的内蒙古之“海”,是中国第八大淡水湖和黄河流域最大淡水湖,也是地球同一纬度上最大的湿地,对维系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保障黄河水质和度汛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为“擦亮”这颗“塞外明珠”,当地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巴彦淖尔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乌梁素海全流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综合治理:在全流域,高标准实施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建设;在城镇和工业园区,推进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和管网建设,充分挖掘回用潜力,剩余中水进入人工湿地净化入海;在河套灌区,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引导和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在乌兰布和沙漠,探索光伏发电、沙产业相结合的治理模式,阻止泥沙入黄河;在阴山山脉,采取地质环境整治与植被恢复措施,提升山体生态屏障服务功能;在湖区周边,采取水土保持与植被修复措施,推进乌拉特草原自然修复;在乌梁素海湖区,先后开展底泥原位修复试验示范、湖区水道疏浚和禁止人工养殖等行动。通过降低点源、面源、内源污染,乌梁素海水质由劣Ⅴ类提高到整体Ⅴ类、局部Ⅳ类,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据悉,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完工后,将使“北方防沙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每年可减少100万立方米的黄沙流入黄河,使黄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并推动流域内3.7万人口增收。2021年,乌梁素海流域保护修复案例,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发布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

  通过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目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质总体好转,稳定在Ⅴ类,局部区域优于Ⅴ类,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重现“塞外明珠”美景。

  新时代的巴彦淖尔坚决承担起保护治理好黄河流域和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上游下游共管、河道滩区齐抓、岸上岸下同治,推动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联治”。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作出新贡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7月的河套农田,空气中弥漫着麦香。今年,巴彦淖尔市在小麦种植业中大力推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集中选用优质小麦籽种、提升田间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农民租赁收割机械成本等措施有效增加农民种粮收入。

  “我种的小麦品种是巴麦13号,每亩地可产小麦1000斤、收入1800元,政府再给补贴500元,加上麦后复种燕麦的收入,每亩地能挣3000元。”杭锦后旗蒙海镇红建村农民邬喜林说,“今年我种了26亩小麦,全部与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签了订单,预计纯收入5万元。”近年来,红建村通过“党委引路、支部领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把农户统一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种植合同,打造小麦示范产业园区。今年该村的小麦及麦后复种面积翻倍 ,达到1万余亩,亩均效益达3000元以上。

  巴彦淖尔市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大力实施优质粮食、放心粮油、仓储物流等工程,累计建成产后服务中心78个,规模以上仓容(2万吨以上)达到163万吨;粮食储备结构和质量不断提升,口粮占比达到80%,巴彦淖尔市发改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0年被评为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先进单位;涵盖加工、供应、配送、储运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粮食安全底线不断夯实。去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544.1万亩、产量达56.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全市共种植粮食作物712.94万亩,完成市政府确定目标任务的130.1%,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巴彦淖尔贡献。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下一步,巴彦淖尔市规划实施千万亩耕地保护提升、百万亩设施农业园、百万头奶牛肉牛、生态农业示范引领、肉羊产业提质增效、河套硬质小麦培优提质、种业振兴、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塑造“九大工程”,努力实现“再造一个河套”奋斗目标,在“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河套肉、河套菜。

  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中展现新作为

  近日,在巴彦淖尔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园区内,工人们忙着装运6兆瓦风机。“随着二期辅料车间于6月初交付使用及整体配套设施的建成,园区实现了年产500台套5兆瓦以上智能风机的目标。”远景巴彦淖尔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厂长戴晓程说。

  在实现“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位于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一天可产出3台套体重达130吨的风机,发往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阿拉善等地。目前,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装备制造业已经驶入“潜力赛道”,成功引进了欣颜风电、江苏常友等项目,形成了以智能风电整机及相关配套核心零部件制造为主的清洁能源制造产业链。此外,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还形成了以科晟单晶硅、恒嘉蓝宝石单晶硅项目为龙头,以光热材料、光伏玻璃、光伏背板及石墨(烯)、碳纤维、高品质碳化硅等为辅布局的新材料产业,同时支持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化应用及制氢设备、绿氢制造等项目发展,着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集群。今年1—7月,园区实现产值7.9亿元。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两个率先”“两个超过”目标,紧紧围绕“两个基地、四个产业集群”建设,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推动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举措,统筹风光资源开发、新能源装备制造和运维服务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推动能源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绿色发展底色更加凸显,低碳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巴彦淖尔市将积极落实“双碳”目标要求,大力引进建设一批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清洁能源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两个基地”和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冶金化工“四个产业集群”,夯实支撑现代化巴彦淖尔高质量发展的坚固基础。

  在扩大沿边开发开放中培育新动能

  敞开大门、打开窗户,新鲜空气才会源源不断,发展的新动能才会持续涌动。

  9月24日,随着响亮汽笛声,一列满载着50个集装箱巴彦淖尔优质葵花子的中欧班列“乌拉特后旗号”从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金浩特铁路物流园区出发,开始了它为期13天的洲际运输之旅。这是巴彦淖尔市开出的第九列“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

  从2018年5月首列临河至伊朗德黑兰中欧班列发车,到2022年1月12日乌拉特后旗至莫斯科中欧班列发车,巴彦淖尔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进一步密切,基本形成了边境有口岸、内陆有保税物流中心(B型)、对外有班列,北开南拓、东联西进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巴彦淖尔市地处祖国北疆,扼守交通要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内蒙古向北开放的前沿,也是华北沟通大西北、贯通大西南、连接蒙古国的重要枢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甘其毛都口岸持续优化升级口岸功能,过货量不断攀升,成为全国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2019年12月巴彦淖尔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启动封关运营,是内蒙古第二家、内蒙古中西部第一家正式封关运营的保税物流中心。全市外贸总额连续4年突破200亿元,特色农畜产品出口额连续13年居全区首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巴彦淖尔市将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常态运行,在确保口岸疫情“防得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放得开”,有效发挥巴彦淖尔市在向北开放桥头堡中的战略支点作用。

  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中树立新形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不懈纠治“四风”、惩治腐败、强化监督,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作为引领和保障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取得新成效。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干部能力大提升、工作作风大转变、行政效能大提速、发展力量大集聚、营商环境大改善“五大行动”,全面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切实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转化为巴彦淖尔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推进自我革命的首要任务。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征程上,巴彦淖尔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倡导谁开会谁贯彻、谁批示谁落实、谁定政策谁兑现的铁担当、真本事、硬作风,切实把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形象立起来,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巴彦淖尔力量。

  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巴彦淖尔市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蓝图,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开放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聚焦市委确定的“五高五新”奋斗目标,奋力谱写巴彦淖尔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本版文图均由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