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看阿拉善高新区如何做!

“知道有这么多人记挂我们、关心我们,感觉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近日,家住阿拉善高新区乌斯太镇的居民沈子江心情好了不少。去年,沈子江在离异后心理受创导致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不能照顾三个女儿的生活起居。社区网格员得知她家情况后制作了“心愿卡”,通过社区“微心愿”平台发布,来自社区、互联互动单位、爱心企业的30多位党员组成爱心慰问团队认领了“微心愿”,为沈子江一家送去了学习用具和礼物,鼓励一家人重燃生活希望。
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阿拉善高新区不断创新党员志愿者管理模式,目前1300余名志愿者中党员就有700余名。把志愿服务融入组织建设日常,设置志愿服务项目“菜单”,发动各支部党员“接单”,让帮扶单位的党员与群众之间架起党群连心桥,实现“点对点”服务,使志愿活动更加精准高效。今年以来,依托传统节日,高新区发动嘎查、社区征集困难群众“微心愿”共计26条,组织党员全部认领办结,不仅打造出暖心志愿服务品牌,更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乌斯太镇东达物流园主街道临近国道,来往货车较多,垃圾问题让附近居民十分头疼。自2020年起,社区网格员带领互联互动党组织志愿服务队定期对主街道、居民区的白色垃圾、生活垃圾、马路两侧杂草杂物等进行清理。经过两年整治,该园区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也时常自发组织参与卫生环境整治,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宜居。
高新区利用“志愿服务+部门协作”模式,建立各部门互联互动、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常态化工作运行机制,将志愿服务融入帮扶工作日常。驻区单位提供资源清单,社区提交群众需求清单,研究整合形成双方项目清单。今年以“我们的节日”“我帮你·善益+”为切入点,广泛开展各类慰问、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慰问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53次,受益居民达13000余人。处理生产、生活垃圾近80吨,三伏天为低保户、残疾人送去电风扇20台。
玛拉沁社区成立于2007年,流动人口占居民总数的90%以上,加之社区工作人员少,很多帮扶工作不好开展。自2016年以来,社区开始实施公益微众筹服务,爱心人士由开始的几人到现在的137人,已累计捐款5万余元,500余名困难群众因此实现微心愿。
高新区坚持做好“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式志愿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志愿服务融入“多网合一”的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了人口结构杂、工作人员少的痛点。近年来,建立了“公益微众筹志愿队伍”“魅力乌兰志愿者服务队”“巴音敖包嘎查志愿服务队”等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了“爱心超市”“公益微众筹”“爱心义剪”“一吨煤”“微心愿”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日常,走出了一条基层志愿服务的新路子。(段小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