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生态环境

近年来,首府园林绿化树立节约高效理念,不搞“大拆大建,大开大合”,采取小尺度、渐进性模式,力争以最少资源建最美城市——

“原汁原味”呈野趣 节约高效宜居城

2022年08月11日07:53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晚饭过后,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桃李文苑小区的吴玉静来到南湖公园散步健身,漫步在河边小道,观赏原生态湿地水景,分外惬意。

  呼和浩特市南湖公园为天然的涵养水源地,占地约411.9公顷,是目前首府唯一一座以城市湿地保护为主题的生态园林综合性公园。这里不但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地形地貌,连树木、植被也都是“原汁原味”充满了野趣,很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多年来,公园从合理利用园区土地、优化植物景观配置、充分运用废弃闲置材料等多方面入手,将节约型园林理念贯彻到公园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这处取名为‘缤纷螺旋’的景点就是针对一个拐角处进行的景观提升改造。为了节约土方,避免填挖,我们充分利用该地形隆起的特点,顶端放置景石并搭配骨架植物和观赏草,依次向下的色块以扇形和鳞片形进行拼接,底部种植喜水的草类,给人以‘五颜六色螺旋攀升’的感觉。”指着公园里一处处精心打造的景点,呼和浩特市南湖公园管理处副主任郝亮说:“这些都是我们多年来推广节约型园林的结晶。”

  在公园入口处,一排排由废旧轮胎经过喷漆制作成的花边防撞围栏很醒目。信步走来,利用废弃花箱和防腐木等材料改造成的昆虫屋、鸟巢、垃圾箱、围栏……个个精致美观。这些材料的利用,不仅能减少绿化施工及维护成本,还能创造出具有艺术文化特色、富有意境的景观效果。

  在郝亮看来,搞节约型园林并不是要“按兵不动”,而是需要园林绿化管理者、从业者更加深入细致的思考,步子迈得大不如迈得稳,钱花得多不如花得精。

  这些年,南湖公园内陆续取缔和封停了多处休闲娱乐项目,伴随而来的是大量废旧、闲置材料。面对这些堆积如山的“废物”,公园管理者经过深入思考,2020年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技术骨干带头、6名工匠组成的材料加工组。一时间,人们眼中的废物变成了不同特色的设施,充分发挥着自身价值。

  过去,园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焚烧,很少一部分用于粉碎堆肥或制作生物炭,没有集中的利用途径。而市内的垃圾处理厂又拒绝接收园林废弃物,如果要清理,只能到偏远的专门回收点,无论在时间、人力、车辆及燃油方面,都是极大的消耗。如果能将这些废弃物改造成有机覆盖物的原材料,则可大大减轻园林垃圾处理的压力。于是南湖公园利用粉碎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些有机覆盖物原料通过控温、吸水、滞水等形式来达到节水、保水的作用。在生态功能方面,还能起到杂草防除、土壤改良、抑尘降噪、病虫害防控等多重作用。

  幸福宜居城市建设离不开园林绿化。如何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建最美的城市?近年来,首府园林绿化部门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方式,大力推进城市的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节约型园林建设并不等于不要质量,粗制滥造,而是既要节约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每一分钱,更要树立节约高效的理念,精打细算,因地制宜,将节约贯穿于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整体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比如通过转变观念,不搞‘大拆大建’‘大开大合’,采取小尺度、渐进性的更新发展模式,深入推进节约型园林发展。新建的137处口袋公园在建设时便应用了透水铺装、雨水收集等措施,形成了一批节水型的绿地景观;遵循‘以水定绿、顺势而为’的发展思想,在养管范围内实现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通过废弃物的改造利用,把废旧木杆制作成各类小品、用芦苇制作成草帘、把园林废弃物进行粉碎后作为土壤的肥料使用等。所有这些,为城市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也使城市绿化摘掉了‘奢侈品’的帽子。”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绿地科科长王晓敏说。

  虽然呼和浩特市在探索节约型园林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转变。正如王晓敏所言:一方面是城市规划建设应由单一规划向多部门统筹协调、统一联动转变。增加城市绿化用水管网铺设,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施工导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应由粗犷型养管向集约型养管转变,进一步提高中水管网覆盖率,使中水完全替代自来水,有效节约水资源。

  节约型园林,顾名思义就是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原则,在各个环节最大限度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在当前形势下,推进节约型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也必然会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一个重要载体。(记者 李国萍)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