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链”上发力推动稀土“老招牌”焕发“新光彩”
盛夏时节,位于上海交大包头新材料产业园内的上交赛孚尔(包头)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历经5年的潜心探索,经过小试送样-设备调试-试生产等环节,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纯氧化铝系列产品正式大批量生产。
“今年上半年,赛孚尔销售额比去年同期翻了4倍多,这都得益于工艺流程的改进。我们在高纯铝提纯技术的基础上,对下游的直接水解法绿色氧化铝制备技术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流程、低成本、绿色无污染高纯氧化铝生产工艺。”企业副总经理王玉国充满希望地说,公司今年业务量饱满,并正在开拓更多客户。
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包头。近年来,稀土高新区以企业为载体,在发挥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的基础上,瞄准“产业下游”,精准发力“产业链”,稀土产业正从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创新进军,“老招牌”焕发出“新光彩”,产业链正在向高端延伸。
科技赋能 激发稀土产业创新活力
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重稀土元素,可使一块儿3×2CM大小的稀土永磁体耐温等级达到150℃;用这样的100片稀土永磁体、2~4公斤,即可组成一台新能源汽车用永磁电机。
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重稀土扩散技术和独特的产品原料配比,使生产稀土永磁体过程中的重稀土用量从原有占比4%以上降低到1%~2%。批量下线的钕铁硼稀土永磁体稳定性可靠、抗退磁能力强,受到市场的高度青睐,今年,来自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订单急剧增长。
天和磁材钕铁硼生产车间
“作为专业从事稀土永磁材料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来,天和磁材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在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实现了数据化设备的自动感知、人员动态数据的采集、材料物料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生产性收益,助力企业加速打造完全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黑灯工厂’。”企业信息管理科科长屈波表示。
企业发展之变、稀土产业之变,是稀土高新区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生动写照。该区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赋能,以高效技改为抓手,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以高端产品为导向,为传统产业换装新引擎,催动其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稀土高新区加快稀土产业工业互联网布局,在自治区率先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在企业中接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1000多台,应用了45个工业软件及APP、240个工业互联网应用模块,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
上交赛孚尔高纯氧化铝生产线
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要让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打好科技创新这张牌。
稀土高新区先后建成稀土应用产业园、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中科院稀土创新产业园、上海交大包头新材料产业园,在全国稀土专业化园区建设方面起到了率先示范效应。包头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是国内最大的稀土新材料深加工表面处理中心,突破了包头稀土永磁材料后加工电镀瓶颈,形成年产5万吨的稀土新材料表面处理能力,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并提高了就地成品化率。
据2021年数据显示,稀土高新区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由50%提高到近80%,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占比由37%提高到53%,稀土永磁材料年设计产能达到1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已有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等7家稀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在这里投资建设。
产业升级 打造高端优质产业集群
在包头中鑫安泰磁业有限公司,镧铈车间提速技改项目正稳步推进中,目前已完成设备间、循环管道改造,高频柜内部维修等工作,施工现场,机电工段、工程部工作人员细心指导施工人员对设备进行接线调试,项目预计8月上旬完工,届时可大大提升企业稀土金属生产线运行能力。
连日来,随着连续式氢碎炉、磁控溅射炉、氢氧氮测定仪等设备陆续进场,包头堇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稀土永磁粉体处理项目已经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即将进行试生产。
“氢碎是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包头稀土产业经过多年的积淀发展,目前已集聚众多国内大型、优质磁材生产企业。堇创科技选择在包头投资建厂,就是将依托自身技术优势,服务好本土稀土永磁下游企业,满足市场对产品质量提升的需求,为稀土磁材产业扩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持和原料保障。”堇创科技相关负责人麻灵芝介绍说。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2+2+N”现代稀土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永磁、储氢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抛光、发光、催化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稀土永磁电机、稀土特种合金等“稀土+”产业,全力带动稀土永磁终端应用产业迅速崛起。
汇众磁谷百米全自动电镀生产线
在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推动稀土永磁产业做大做强,“十四五”末磁材产能占全国一半以上;拓展稀土储氢材料应用领域,发展高性能抛光粉、抛光液,纳米级氧化铈抛光粉,推动稀土抛光盘、抛光布产业化,建成全球最大的抛光材料生产和销售集散地;转化及推广稀土在钢铁、铜、镁铝合金、特种高温合金、金属后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实现稀土发光材料在高能量密度激发光源、全光谱照明及广色域高清显示、高性能生物农业照明材料及器件的应用。
在项目招引方面,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主动对接稀土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延链补链强链,促进稀土产业向宽领域、高水平、深层次、集群化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依托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等院所优势,集中力量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打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稀土产业注入强劲内生动力和科技支撑。
稀土高新区实施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细分市场,提升主导产品质量和培育优质产品品牌,建立以名优产品为主导的品牌认证体系,实现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稀土产业实现产值千亿元以上。
优化环境 加速稀土企业集聚成势
从原料除渣、除铁,到烘干、焙烧、粉碎,再到粉体精密分级……近日,位于上海交大创新产业园的包头华明高纳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正马不停蹄地生产稀土抛光粉。这种应用于精密光学仪器玻璃、集成电路基板玻璃等制品的抛光材料,市场反映良好,订单供不应求。
上海交大包头新材料产业园
在上海交大创新产业园孵化企业内蒙古晶陶锆业有限公司的6条彩色粉体生产线同样处于紧张生产状态。公司副总经理任玉成告诉记者,公司采用高能球磨技术生产的彩色稀土氧化锆粉体原始粒径达到了纳米级,具有粒径均匀、烧结活性高等特点,目前已接到了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订单。
在稀土产业竞争白热化的高端细分市场,给包头嘉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新面孔”留出了成长空间。企业负责人仝泊涛表示:“我们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首创且唯一的原位自生稀土氧化物颗粒强化钛合金技术,还有等温锻造、精密铸造等方面的技术,已制备出直径达580毫米、重量1.5吨的国际最大尺寸钛基复合材料铸锭,实现了在航空航天、核电、船舶、高端设备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杨剑英表示,目前,产业园已有46家企业入驻,落地了高性能稀土铝合金、高精度稀土抛光粉、稀土稳定彩色氧化锆等7个填补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和产业空白的成果转化项目。
创新是稀土产业发展的生命源泉。稀土高新区着力在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重点领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集约高效、产业共生耦合的稀土产业发展体系。
据悉,当前,稀土高新区已汇集稀土企业 115 家,从业人员超万人,永磁产业由过去单一的烧结永磁,发展到烧结、粘结、钐钴永磁并存的产业格局,由过去的中低端产品占多数,到现在的中高端产品占绝对优势,实现合金、氢破、后加工、电镀、检测、装备等细分领域的全产业链就地配套。
稀土应用产业园
着眼高起点布局,着力产业规模和行业地位的快速提升,如今,稀土高新区正积极实施“稀土十条”“科技十条”“人才十条”等举措,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着力在磁材延链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稀土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记者 贾婷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全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 为掌握今年以来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及发生原因,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8月8日,全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据悉,自治区要求各级住建主管部门要按照“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要求抓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建立质量安全工作专班制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要严格按照全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集中攻坚实施方案,紧盯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举一反三,强化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集中攻坚;要密切关注社会管理方式变化带来的风险,强化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两场”联动,重点打击肢解发包、层层转包、挂靠资质等行为;要积极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覆盖,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